重耳、荆轲、项羽和司马迁的事迹分别可以在哪些史书中找到?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如果要记载人物生平,当然首推司马迁的《史记》,因为它是纪传体史书。关于晋文公重耳的生平,具体章节可见《晋世家》。另外,还有《左传》中有专门的《文公》篇。但由于左传是编年体史书,是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来记载史实的。所以他是从晋文公成为晋文公之后才开始详细记载的。从文公元年一直到文公十八年。要找文公做公子森耐时的事情,就要从别的篇章里搜寻了。至于《资治通鉴》,是从公元前403年才开始展开记述,而晋文公大概是在公元前628年逝世,因此就不会有专门的章节去记述他了。但是开篇有一段论述,提到了晋文公。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乎惧而不敢违。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此罩春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闷饥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