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百科问答>三国演义里的成语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

2024-12-02 10:47:37 编辑:zane 浏览量:597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1、三足鼎立

[成语解释]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典故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译文:天下分成三分,鼎的三足分立那样。

2、七擒七纵

[橡祥成语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典故出处]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那敬德鞭无虚举,举无不中。你便要一冲一撞,登时间早将你七擒七纵。

3、三顾茅庐

[成语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典故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

4、得陇望蜀

[成语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孝袜典故出处]巧如激《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5、舌战群儒

[成语解释]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典故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answer/22995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