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击败拿破仑的那个威灵顿公爵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威灵顿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军将领,英国第25、27任首相。最初于印度军中发迹,西班牙半岛战争(1808~1814)时期建立战功,并在打败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1815)中分享胜利。最终更成为了英国陆军元帅,并获得法国、沙俄、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6国授予元帅军衔,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获得7国元帅军衔者。被公认为是19世纪上半叶最具影响力的军事、政治人物。 其他六国只是将元帅这个军衔授于他,并没有交给他实质的军权。这个怎么理解呢,现在常听说某某从了某大学的或某学校的名誉校长对吧,这某某人只是报名的校长,对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他是没能权力过问的。这么元帅好比是名誉校长这个性质的。 关于苏活洛夫的生平不细讲,只讲他元帅性质的由来。 苏沃洛夫拥护“开明”的君主制度,反对保罗一世皇帝在军队中推行普鲁士式的棍棒秩序。1797年2月17日,被革职,并被褫夺着用军服权,回到自己的庄园孔昌斯科耶镇。1797年5月3日,被流放到诺夫哥罗德省的康昌斯科耶镇,由警察监视。 1798年,俄国加入第二次反法同盟(英国、奥地利、土耳其和两西西里王国) ,在盟国的坚决要求下,保罗一世在2月任命苏沃洛夫为驻意大利北部俄军总司令。奥军也归他指挥。1799年3月,抵达维也纳,被授予奥军元帅军衔。在1799年苏沃洛夫远征意大利。 苏沃洛夫在一系列的作战中,取得辉煌胜利,歼灭了由富有才干的统帅莫罗、麦克唐纳和茹贝尔率领的3个法国集团军。盟国的胜利主要取决于俄军的高昂滑腊斗志和训练素质以及苏沃洛夫的卓越统帅艺术。 意芹埋大利北部解放后,苏沃洛夫计划向法国本土发展。但计划没有得到盟国的通过。苏沃洛夫遵从命令把奥军留在意大利,率领俄军开往瑞士,与在那里作战的里姆斯基—科尔萨科夫军会合,并从那里进攻法国。1799年9月11日,苏沃洛夫开始了对瑞士的远征,俄军打过瑞士的圣哥达隘口和鬼桥,率军翻过罗斯希托克山脉,进入姆坚山谷,完成跨越帕尼克斯山脉的进军。这是军事学术史上的巨大成就,也是苏沃洛夫军事生涯的颠峰。恩格斯断言,这是“到当时为止所进行的一切阿尔卑斯山行军中最出色的一次。俄国军队表现出空前的英雄主义,在前卫战斗、后卫战斗,巧妙迂回阵地、战术合围和全歼被围之敌等方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例。 因战功卓著,苏沃洛夫于1799年10月28日被沙皇授予俄国大元帅军衔。并在圣彼得堡马尔索沃广场上为他建立纪念碑,以表彰其对瑞士远征的功勋。 1799年10月俄国与奥地利的联盟破裂,苏沃洛夫奉诏返回俄国,再遭贬谪。1800年4月21日,返回彼得堡。残酷的不公正的事实使这位统帅心灰意冷,于5月18在彼得堡克留科夫运河畔的赫沃斯托夫宅邸过早离开了人世。苏沃洛夫葬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墓碑上刻着简短的铭文:“苏沃洛夫之墓”。 以上所述,苏沃洛夫成为奥地利的军事统帅,是因为都处于反法同盟的地位上,同盟国需要凭介他的军事天才,可是他的主张一旦与同盟国发生分歧,他的信首滑奥地利元帅便就地解职了。 他被沙皇授予俄国大元帅军衔时,他人正在瑞士,沙皇授于他的元帅军衔,完全是站在自己本国的立场上的,这样苏沃洛夫的军事行动完全是俄国的军事动作,与其他国家无关。 当联盟破裂后,苏沃洛夫反国后立即军权立失。 当然苏沃洛夫的在战场上的时候是拥有军事实权的,但他与君主间的矛盾也导致了他过早的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