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百科问答>PX项目是什么?

PX项目是什么?

2025-01-10 17:34:08 编辑:zane 浏览量:516

PX项目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PX项目是什么?

PX项目的危害性至今还是一个在讨论中的话题。反对的观点总结起来看主要有两点:1,你们没有证据证明它的确切危害性2,它已通过了环评。我不是一个搞科学研究的人,所以对PX项目的危害性无法做出评价。但是即便我们真地拿不出证据证明它的确切危害性,它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声称自己的合理性吗?   这个项目的建设所反映的问题其实涉及了近年来国际上一个逐步通行的法律概念——预警原则。   预警原则,在国内又称为“风险防范原则”或“预防原则”,官方也多称之为“预防原则”英文名称为:precautionary principle,预警原则要求要求即使没有科学的证据,只要假设某些人为活动有可能对生命资源产生某些危险或危害的效应,就应采取适用的技术或措施减缓或直至取消这些影响.预警原则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原则.    预警原则最早出现在前联邦德国和瑞士20世纪70年代的国内立法中。20世纪80年代,预警原则被引入到国际法领域。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认了该原则,并将其列入《里约宣言》第15条。除此之外,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新世纪宣言的《21世纪议程》以及大量的国际条约也规定了预警原则。   在国内层面上,不少国家也吸收了预警原则的概念。作为最早发展预警原则概念的德国在1976年制定的《清洁空气法》中就将预警原则作为政府与污染者谈判时一项总的指南。到1976年,预警原则已经成为德国环境政策的支柱之一。   预警原则之所以通行在于:如果碰到某一问题或现象的因果关系上无法得到科学的充分证明,既存在科学的拍扮不确定(scientific uncertainty)时,环境决策就存在潜在的问题。(引)   不过可惜的是:在我国,国内法几乎没有提及到预警原则或预防原则。取而代之的是,我国法律规定的是防止原则。然而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尽管二者都是对风险到来之前才缺的防范措施,但是预警原则所针对的是无确凿科学证据证明的环境风险问题,而防止原则针对的是已经明确证明的风险。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很明显,PX项目所针对的是前者的情形。因此以现有我国法律的防止原则来制约PX项目是几乎不可能的。这也涉及到一个举证责任的问题:在防止原则之下,危险的举证责任在阻止行动的一方,通常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而在预警原则之下,举证责任在实施危险行为的一方,在PX项目中明显就是PX项目建设方。   通过以上的分粗友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弱势群体的潜在受害者在中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之下想通过法律途径取得胜利的几率还是比较低的。除非能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它的危险性或者它已经产生污染或危害了。   但这也并不是说一点希望也没有了。虽然在国家级的法律层面没有相关法律文件。但据了解,厦门在过去的建设中是采用过预警原则的。如在厦门湾港口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过程中,规划部门曾提出在浒茂洲建设一个潜堤方案,以减少海沧港区开挖航道的回淤作用. 由于环境风险评价难以确定潜堤所产生的对生态环境潜在的负面影响,应用公众参与和预警原则提出红树林补偿替代方案,取消原计划的潜堤方案,避免了规划决策中在环境问题上可能产生的失误(引)。除此之外,在由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委托开展的厦门市生态城市概念性规划(2002~2003) 中,为了能厦门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决策依据,研究中应用预警原则以维护城市的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安全(引)。这些已有的先例对于厦门PX项目的采用与否是有借鉴作用的。   虽然对于预警原则的实施各国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我国似乎倾向于不采用),但这样一种对环境保护的换位思考与前瞻性考虑应该是一国对其环境保护比较负袭凳灶责任的态度。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answer/25605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