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墓碑为什么写“皇清显考金公 之墓”“大清同治元年春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上边的应该是解释错了。考,是先父的意思。这个在《尚书》中有很明确的记载。而“皇、清、显”三个字都应该是形容词。不要看到立碑是同治年间就想当然地把皇清显考中的“清”想成“清朝”的“清”了!其实,在春秋瞎衫时期,“皇”一般是用来说先激察祖父的,一些钟鼎上就能看到“皇且(祖)”的说法,而“显”是用来说先父的,“皇”、“显”本来的意思都是说这个人生前的地位显赫、有功劳、有殊荣的。而“清”字应该是“清廉”、“正直”,史墙盘上有“清幽高且”的字句,就是说我的高祖父,是清廉正直的。这个墓碑应该是后人给他死去的爸爸立的碑,而且应该是出于一种自豪或者是“攀比”的心理,把赞誉的词都一起搬上去了。从墓碑上来看,这个人是在清朝同治元年下葬的,墓主人姓金,墓碑是他儿子立的。而你说的故显考一般是灵位上这样写,因为进宗祠的时候,不可能写那么多赞誉的字眼,而且都是同宗同族的人,彼此很了解,灵位上的字也不可能像石碑上那样刻那么多字,所以一般灵位上写“故显考”。宗祠里放灵位一般都放在最前边一排,位置比较低。排得越高的牌位离当事人(一般是族长之类的)辈分越远。★☆★☆★☆★☆★☆★☆★☆★☆★☆★☆★☆★☆★☆★☆★☆★☆★☆现在这样立碑的,台湾那边应该保留得有这种写法。比如父亲,就写“故显考某(姓氏)公某(名字)”,下写生卒年,旁脚写“不肖(子/女)立”;母亲就写“先妣某(夫姓)门某(本姓)氏”……丈夫、爷爷等都是写“某公某”,母亲、妻子都是写“某门某氏”。★☆★☆★☆★☆★☆★☆★☆★☆★☆★☆★☆★☆★☆★☆★☆★☆★☆大陆这边就要简单得多了,现在一般都写“慈母”、“慈父”,“爱子”、“爱女”、“爱妻”等明神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