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百科问答>“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是谁说的?

“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是谁说的?

2025-03-21 09:02:51 编辑:zane 浏览量:562

“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是谁说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是马祖道一说的。

祖示众云。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佛。达摩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信。此一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以佛语心为御悉宗。无门为法门。夫求法者。应无所求。

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

亦复如是。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若了此意。乃可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汝受吾教。听吾偈曰。心地随时说。菩提镇凯乎亦只宁。事理俱无碍。当生即不生。

“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是谁说的?

扩展资料:

在中国人,色即是心,心即是色,见色知心,知心依色,现象世界之色与心灵世界原初不分,原初交接,而后有现在之点,或现成之物。非现成者在先,现成者在后。传统西哲以现成者为依托,毕竟靠不住,只是“假名”。

当离开人的物质世界不存在时,“假名”也就成了无意义者孙饥。改变方法,假名者便“摇身一变”成了在语境、时境、史境中的生存之名,有了意义可言。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answer/29371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