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阳症”是啥?怎么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与好友聊天问候,她说身边现在有不少“幻阳症”,那今儿就说说为什么会“幻阳”吧。幻阳顾名思义就是幻想自己阳了,身体开始出病症:嗓子疼、肌肉疼、也有些发烧……,若是测出来没阳得跟你急,不阳不足以不解忧。(一)怀孕了最类似“幻阳”的实际上是“幻孕”。临床上有非常多的案例:小李婚后多年未孕,婆家娘家都跟着急。终于有一天她出现了不思饮食、喜欢吃带酸味的东西,恶心、呕吐,月经不来了的症状,不久,乳房开始胀大兄汪,有时还自觉有“胎动”。但两个月过后,腹部并不继续增大。到医院一查,子宫大小正常,未听到胎心音,作B超也未见胚胎。原来小李并非怀孕,而是患了“假孕综合征”。“假孕综合症”就是“幻孕”。“幻孕”又称为“想象妊娠”,通常发生于结婚多年极端盼望生子而未孕的。她们出现各种真实而强烈的怀孕症状,但其实并没有怀上。“幻孕”是怎么产生的呢?主要因为强烈的盼子愿望,会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兴奋灶”,导致下丘脑及垂体功能紊乱,从而影响卵巢正常的排卵而造成闭经。之后又由于心理问题转换成“躯体症状”,医学心理学上称为 “转换性癔症”。这些妇女平时对一些孕妇的幻孕表现特别关注,因此当闭经时,就会产生一种“ 妊娠幻想”。由于强烈的精神因素加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影响到肠胃等功能,从而产生食欲不振、喜欢酸、恶心、腹部膨胀等一些列酷似早孕反应。由于闭经后脂肪代谢受到影响,以及“养胎”后不再控制饮食,脂肪变逐渐增多并积累在腹部显得肿胀;而腹主动脉的血管搏动或肠管蠕动也被解读成了“胎动”。癔症不是装病,也不是诈病,是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二)“人为”发烧“幻阳”也是一样的,发烧是一种身体的一种防御反应。首先,发热是哺乳动物进化出来的一种生理防御机制。升高的体温可以增强细胞的运动能力,促进其对异物和病原体的吞噬;促进多种生物活性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较高的体温本身不利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复制。病毒在37度以下的体温最适合复制,为了减缓病毒复制速度,人体无奈提高体温,尽管高烧也会杀死正常细胞,但也别无选择。所以吃退烧药虽然有利于缓解症状,但其实也是在帮病毒的忙。因而,一般的低烧,也就是38.5度以下的不建议用退烧药。另一方面,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乔治•范伦特所说:"发烧有时是一种应对外界的反应,而不是疾病的征兆。" 比如厌学的孩子,一想到去学校就能可能会有发烧肚子疼等身体反应,只要不上学头也不疼了脸也不烧了。你说他装病吧,温度计也骗不了人。人体的体温是由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行控制的。当压力袭来时,身体的防御机制就会使其释放激素,对于危险做出反应。发烧就是躯体化应激的反应。对个体而言,最大的压力就是你感觉问题失去控制、束手无策。于是,当太想而无能为力时可能就会“幻孕”,而太慌太怕而没有办法时可能就会“发烧”。这种应激反应和心理暗示还可能会致死。(三)滴血实验滴血实验有传是二战时的纳粹实验,实际上这是一个真实的科学实验。医学博士Bernard Lown在他的书“The lost Art of Healing”记录了这握搜个实验。Dennis Coon在他的心理学教科书“Essentials of Psychology: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书中也提及了该实验。据称该实验发生在印度,发生时间是1936年,当时当地并没有什么保护人权的实验政策,所以该实验至少是可能发生的。该实验的对象是一名死囚,他获得了在失血过多而死和吊死之间做选择的机会,而这个死囚选择了前者,这就是实验被试的获得过程。实验过程中,死囚被捆在床上,并蒙住眼睛,然后拿刀在囚犯的手指上划一个远不足以致命的小伤口,随后,囚犯听到了自己滴血的声音,结果不到十分钟便死了。但事实上,囚犯的伤口远不致死,而滴血的声音则是通过模拟滴血声音的滴水装置。Dennis Coon在他的书中对这个实验的解释是副交感神经反弹致死。一般在应激状态下,人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羡皮仔并分泌皮质醇和儿茶酚胺类压抑副交感神经活动(如压抑消化、免疫系统的活动),以保证身体能够有更多能量应对眼前的突发状况。当这种激活状态过去之后,副交感神经系统重新启动,企图镇静身体反应,并重新启动消化和免疫系统。但如果之前的交感神经激活过度,副交感神经就可能会出现过度的反弹反应,一般情况下,这种反弹反应可能导致胃溃疡、头痛、发烧等等。死囚对于死亡的恐惧是超出常人所要面对的应激条件的,所以其副交感神经反弹也异常强烈,可能镇静过度(比如过度企图减缓心跳,导致心脏停跳之类的),最终导致肌体死亡。(四)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自证预言。它来自于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个著名实验。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 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实验者认为,教师因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故此,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为“ 人际期望效应”。你对身体的期望也是一样的,你期望阳,给它各种暗示和信号,身体可能就会阳给你看,让你如愿以偿。(五)确定与背叛对于死刑犯来说,最恐惧的,肯定不是枪毙那一刹那,而是等死的那些日子。所谓安全感其实来自于确定性。因而当悬而未决、无法把控、无能为力时,寻求确定就成为了心理和身体的优先选择,哪怕是“糟糕”的确定或“虚幻”的确定。靴子落地心才肯放下。还有一些人因为身边都阳了,自己独阴着,也会产生不安。毕竟很多时候,如果不一样,就意味着异类甚至背叛,说好的同甘共苦呢?所以,要解决这些“幻症”,除了大家常说的缓解情绪、放松心情,还需要培养底层的代码,要不然今天是“幻阳”,明天就可能“幻阴”、“幻孕”、“幻爱”、“幻败”……这个底层代码就是1,拥抱不确定2,享受不一样3,承认无能为力4,爱自己而不是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