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在《鸿门宴》中,项伯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但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没有项伯,项羽对刘邦的战争第二天可能就会发生;没有项伯,刘邦可能不会也不敢轻易到项羽军营来;没有项伯,鸿门宴上,刘邦不仅难以躲过项庄的刺杀,更难以轻易脱身;没有项伯,刘邦即使脱逃,恐怕也很难摆脱被追杀的厄运……然而,关于“项伯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项伯是一个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人,有人却说项伯是一个吃里爬外、是非不分的人;有人认为项伯是个叛徒,顾小义而违背大义,有人却说项伯只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没把问题想得太复杂,缺乏政治头脑和政治远见,…… 下面抄录《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留侯世家》中有关项伯的记载,并简要点评,真诚希望广大同仁能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1、《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部分关于项伯的记载见课文。 点评:略。 2、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刘邦之父——笔者注,下同)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点评:楚汉相争中,项羽抓了刘邦的父亲及妻子儿女,在长期相持不下时,想要拿刘太公来胁迫刘邦出战。项伯应该能够看出项羽的这一意图,但却直接站出来为刘邦的父亲求情。“为天下者不顾家”,从道义上来说,两军对垒,拿对方的家人相要挟是不可行的,“虽杀之无益”,但做为项羽阵营中的主要人物却说“只益祸耳”,明着是替项羽着想,实际上是在帮刘邦的忙,为自己亮首留后路。 3、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便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氏。(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点评:太史公在《项羽本纪》结尾处,叙述了项羽死后,其初始封邑鲁地百姓愿为他死节之事,因汉把项羽之头出示给他们,向他们证明项羽已死,鲁人才投降。然后,太史公又交待了诸项氏的情况,特别指出项伯被封为射阳侯。这在事实上就和鲁地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太史公对项伯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4、十二月(汉元年)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点评:这段记述说明,项伯确实是想救张良而去刘邦军中的。联系《项羽本纪》中关于项伯见张良的记载,可以看出,项伯从刘邦军中回来实际上为刘邦充当了信使。为救张良而泄漏军机,似乎情有可原,但充当刘邦的信使,则不仅与项伯在项羽军中的地位不符,而且可以说明项伯已经被张良和刘邦成功利用。 5、(张良)居下邳,为任侠。项伯杀人,从良匿。 ……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将奈何?”良曰:“沛公诚欲倍项羽邪?”沛公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之奈何?”良猛橡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后解,语在项羽事中。 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敬知数 点评:《项羽本纪》中张良对刘邦说:“项伯杀人,臣活之。”这里是“项伯杀人,从良匿”。张良的祖辈、父辈相韩五世,韩为秦所灭后,张良拿出全部家产结交侠客,刺杀秦始皇,没成功被通缉而躲到下邳。这时的张良应该跟项伯一样,“为任侠”,好逞一时之勇,他们彼此之间不仅交往甚厚,而且张良对项伯还有救命之恩,所以项伯在危急时刻才会去救张良。但这时的张良早已不是当年任侠使气的张良了。张良在得到黄石老人的指点又读了黄石老人所赠的《太公兵法》之后,跟以前已经判若两人,已经成长为一个“运筹策帷帐中,决胜于千里外”的杰出的智谋之士,而项伯仍然是原来的项伯。从“良乃固要项伯”,可以看出项伯开始可能也认识到不应该见刘邦,但在张良的执意邀请下,还是去了。张良利用项伯帮助刘邦成功化解了危机,只是项伯被人利用却好像丝毫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