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罗马的方阵?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在罗马的军事征服史上我们可以发现,军阵伏行慎的威力最主要是与地形、地势的起伏、缓急密切相关。在东方,中国先秦时代盛极一时的车战,就是适应中原地区的平坦、广阔的地形而形成的军事技术。在西方,马带带其顿严密的步兵方阵与两翼的重骑兵,在平坦的地势上就好似排山倒海,足以摧垮任何对垒的敌人,这种压倒一切的威势,需要借助于平坦的作战地形才能发挥到极致。但是一遇到起伏的地形,如山地,马其顿方阵就没法保持紧密的队形,而一旦出现缺口,方阵就等于被破解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在公元前168年的皮得纳战役中,罗马人就是这样打败马其顿方阵的。罗马人引诱马其顿方阵进入山地,使之无法保持队形,最终只以100多人缺敬的伤亡代价,消灭马其顿军主力3万余人,马其顿国王伯尔修战败被俘,马其顿王国从此灭亡。战争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密集方阵一般只能适用于平原地带,到了复杂的地形上完全施展不开。 军队以密集的阵形出现在战争史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武器装备所决定的。当投射兵器还不能发挥它的优势的时候,密集阵形的重装步兵就几乎成为克敌制胜的惟一选择。 大多数历史学家均认为,当骑兵与弓箭结合得更为完美之时,往往密集的步兵方阵就陷入了灭顶之灾。 公元前53年,罗马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率7个军团,4.5万人的精锐部队,气势汹汹地发动了对帕提亚王国(安息)的战争。在帕提亚高度机动的轻骑兵战术、密集的箭雨面前遭到惨败,克拉苏本人也成了阶下囚而被处死。 从秦军的所向披靡,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在青铜时代,东西方的军事技术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秦的时代,中国远远超越了西方的军事技术,开始运用强劲的弩作为远距离的投射兵器,敌军在接触秦军之前,先受到秦军长距离箭雨的冲击,而骑兵弓箭射程远不及秦弩,这有效地抵消了骑兵对秦军军阵的骚扰,使秦军在面对骑兵时仍处于不败之地。 由长矛、戟、铍等长短兵器构成的立体的密集方阵,是构成秦军冲击力的主要部分,两翼的骑兵、车兵则组成机动部队,负责骚扰、牵制,一有机会就发起快速的冲锋。在秦军方阵的强大攻击力面前,任何与秦军面对面的对决都将是一场灾难,最好的办法就只有坚守高垒,借助地势来缓解秦军的攻击。长平之战最初遭遇秦军,在名将廉颇率领下强悍的赵军也只得迅速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