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席皮尔曼是一个怎样的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人物经历或许是家族基因的遗传,或许是后天的熏染,瓦迪斯瓦夫很早就在音乐方面显露了过人的天分,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16岁便考进华沙的弗雷德里克肖邦音乐学校。一首曲谱,他只要读一遍,就能无懈可击地弹奏出来,而且能以任何调式即兴弹奏一些完整的作品。父母在私下里不胜欣喜:“将来这是又一个鲁宾斯坦,又一个霍罗威茨!” 瓦迪斯瓦夫的父亲塞缪尔是卡托维兹歌剧院的第一小提败坦毁琴手。他一向仰慕德国的音乐文化,希望儿子将来在德国信腔发展。“德国有300部歌剧,而波兰只有3部!” 他常对瓦迪斯瓦夫说。然而希特勒执政后开始迫害犹太人,父亲的希望破灭了。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从柏林回到华沙,当时他是柏林音乐学院二年级的学生,师从阿尔图.施纳贝尔。他在柏林期间完成了钢琴学业,同时也向弗伦茨.施雷克学习作曲。回到波兰后,席皮尔曼便在波兰广播电台担任钢琴师。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席皮尔曼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被迫开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直到察备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威廉·霍森菲尔 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年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席皮尔曼苦撑到二战结束。那个救了他的德国军官的名字是:威廉·霍森菲尔 ,仅知他于1952年死于俄国的战俘营。恢复和平以后,瓦迪斯瓦夫回到波兰广播电台工作,在第一次直播节目中,他又演奏了肖邦。1945年他开始撰写回忆录。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度过的每一段时光、交往过的每一个人的名字和住过的每一个地方。这部回忆录于1946年出版,书名为《城市之死》,但由于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遭到苏联查禁。直到90年代,这本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一举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40年代末,瓦迪斯瓦夫娶了医科大学的女学生哈利娜,后来又有了两个儿子。主要作品编辑《钢琴师》一书于1946年在波兰出版,原名《城市之死》。这是波兰广播电台著名钢琴师瓦迪斯瓦夫.席皮尔曼用生命和灵魂书写的一部回忆录。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他怀着清晰而痛苦的记忆,用朴素的语言和一颗经受过死亡洗礼的心,以平淡而毫不夸张的语气讲述那段犹太人和整个华沙城一起被毁灭的经历。战争把犹太人像牲畜一样大批地转运和迁移,焚尸炉和毒气室里的魂灵,亲人的离散,疾病,饥饿和绝望折磨……神秘的生命呼唤以及最后的得救。所有这一切都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引人深思。“书中塑造的形象异常的清晰……可是它的道德内涵更引人注目:席皮尔曼从来不把任何人描写成英雄或魔鬼。”“《钢琴师》是一部关于幸存的绝好回忆录……纳粹侵略的生动画面、对犹太聚居区情况的再现、以及他全家人与那么多犹太人一起被送到集中营的情景,所有这些都使读者感到心灵的震撼。席皮尔曼是技艺高超的作家。”2002年改编成电影《The Pianist 》译 名《钢琴师》或《钢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