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百科知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2024-11-16 09:00:36 编辑:zane 浏览量:5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小康社会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提出的。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带拆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概念,先实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确的。小康社会是完全地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核告理方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这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的经济发展让每一个主体的生活水平相对来改行明讲是越来越好;每一个主体的自由度、权利、人权状况才会越来越得到改善。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article/20681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