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中学在哪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65年前,日军飞机轰炸贵阳,贵州省立高级中学(即今贵阳一中的前身)奉省政府之命北迁修文;1939年3月初,当时的省政府应修文县政府及地方父老乡绅请求,责成省高级中学协同修文县组建修文中学。3月9日(一说4月9日)选址在龙岗山北麓的学宫,学校系由县域地方出钱,省高级中学出人协助组建创办,命名为“贵州省贵阳高级中学附属修文初中部”的修文中学正式挂牌。教师办公室设在学宫,暂借位于龙谈雹搏岗山西麓的“昭忠祠”(又名“双梦祠”)为校舍教室。“两间东倒西歪屋,一群千锤百炼人”,这副对联形象地道出当时修文中学的景况。学校课程大多由省高教师担任。学生则以地方子弟为主。 1941年上半年修文中学和龙岗小学互换校址,修文中学遂迁定在龙岗山顶并沿袭至今。 从1939年到1949年,最初的10年,修文中学在艰难困苦中挣扎,但在艰苦中也一度兴旺过。由于学校创建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因此建校伊始便以“刚毅笃实”作为校训,培养学生反抗侵略、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情含祥操。又由于学校课程多为省高教师承担,当时的著名专家学者蹇先艾、刘薰宇、李淑元等在修文中学任教,教学思想前卫,教学质量饮誉黔省,因此慕名就读的学子来自省内10余县。 贵州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修文中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1956年,修文中学建成完全中学,以初中部为主,并开设一个高中班,招收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瓮安、福泉等县的学生。 1958年,修文中学始建党支部,修文师范并入,学校分为初中、高中、师范三部。 1963年一场不明原因的大火,烧毁了修文人民苦心经营的修中主教学楼兼实验楼,日趋完善的教学设备遭到重创,正常的教学曾一度中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修文中学也和全国其他学校一样,受到严重冲击。教育教学工作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经拨乱肆悄反正,学校逐步恢复建立和完善了各项教学规章制度,教学渐入正轨。1978年,修文中学被列为县级重点中学。 1985年建成半框架结构的4层教学楼1幢,面积约2500平方米,计有教室25间、办公室两间,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1989年4月,学校举行50周年校庆,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十分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发展,学校共收到捐资72240元,用这笔雪中送炭的钱,学校修建了较为规范的运动场。校庆后,部分校友满怀发展家乡教育事业、振兴母校的热忱,自发成立了“阳明奖学基金会”,慷慨解囊,旨在激励后学,奖励历年高、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每年颁发奖金数千元,并资助学绩优秀家庭贫穷的学子完成高中和大学学业。 1998年,由香港爱国实业家邵逸夫先生捐资50万港元,市、县政府筹资共计120余万元,在龙岗山顶修建“逸夫楼”。这是修文中学建校以来投资最大的工程,总面积2933平方米,设理化生实验室和电教、微机、语音、音乐、体育等专用教室及阶梯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阅览室等。 1999年,学校举行60周年校庆,校庆的主题是“缅怀往昔,共叙校友情谊;激励后学,齐谋母校发展”。参加校庆的历届毕业生及其他校友达3000多人,捐资15万余元,学校将这笔宝贵的款项用于建设语言教室和老教学楼装饰工程。 进入21世纪,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资,已建成学生宿舍楼两幢、食堂及办公楼各1幢。2003年10月又新建教学楼1幢,面积约4640平方米,计有教室20间、办公室24间。 从阳明先生开办龙岗书院至今,500多年的文化积淀;从省立高中北迁修文到现在,60多年的开拓发展,学校为国家、为桑梓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培养了众多科技精英。历届校友中有不少人从修中起步,走出修文,走出贵州,甚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其中有中国农大研究生部毕业,现任中国农科院植物营养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曾挂职山西省科技副省长的萧必祥;有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在国画、书法上颇有造诣,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展出的我省有影响的画家郝承德等。 修文中学领导班子团结,主要领导能起带头作用,教师教学有方,学生勤奋好学,学校教学成绩斐然。学校发展到今的现状,已有4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39人;有教职工171人(不含离退休教职工33人),其中任课教师142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15人,具有中学一级教师职称的154人,137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在任课教师中,有贵阳市中青年科技骨干3人,修文县教师学科带头人5人,县科技骨干3人。教师队伍年轻,具有蓬勃向上的朝气。随着修文县“普实”验收活动的开展,学校在软硬件教学设施方面日臻完善——理化生实验室符合教学要求,能保证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正常开展。有男、女生公寓各1幢,建筑面积约3900平方米;有4个标准篮球场和200米环形跑道及其他体育教学必须的基本设施。学校座落在绿化良好的县城内地势较高的龙岗山上,环境幽雅安静。根据市、县党委、政府安排,修文中学正为建成省级示范性高中而努力。 修文中学自建校以来,一直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作为办学宗旨。自1956年创建高中以来,有32届高中毕业生当年参加高考,2000年以前(含2000年)高校录取人数共907人,其中本科生488人,专科生356人。2000年以后录取人数共1014人,其中本科生497人,专科生517人。由此可见,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修文中学的教学质量与日俱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1996年修文县隶属贵阳市管辖以来,高考成绩在一市三县的数所完中学中均居前列。 2004年贵阳市教育局首次对全市40余所高中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即2003届贵阳市普通高中入口出口质量分析),评估的依据是学生升入高中的入学成绩(即入口成绩)和高考、会考成绩(即出口成绩),为生源不同的各学校提供了一个公平评价的尺度标准。全市高中分两大类评估,一类是重点高中,一类是一般高中(含公办高中、民办高中、厂矿高中),修文中学在全市一般高中中以显著优势排在第一,获贵阳市一般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第一名。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27年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师生员工时时铭记“刚毅笃实”的校训,领导班子在主抓教学不放松的同时,还充分重视和尽力做好下列工作: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善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民主治校,充分信任和依靠广大教职工,发挥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狠抓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水平的提高,积极支持教职工进修,不断提高教职工学历层次;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视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中涌现出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学骨干。学校还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制定了学生思想品德考核细则,重视美育、劳动教育,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每学年两次举办全校性的运动会(田径、篮球运动会),一年一度举办的“12·9”文艺汇演,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素质教育。 在近27年中,修文中学教职员工中有5人获全国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光荣称号;有6人获贵州省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有10多人获地市级优秀教师、四好教师、先进劳动者光荣称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绘画、书法竞赛中,获全国竞赛和省级竞赛奖百余人次;参加地市级中学生体育运动会获团体奖,获奖个人近百人次;学校合唱队、文艺演出队参加地市县级比赛多次获奖。学校党支部获得“贵阳市先进基层党支部”奖牌。 修文中学自建校60多年以来,毕业生已逾万人,遍及全国各地及海外,许多从修中毕业的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业绩,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