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百科知识>雅鲁藏布江形成原因

雅鲁藏布江形成原因

2024-11-24 02:10:43 编辑:zane 浏览量:536

雅鲁藏布江形成原因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雅鲁藏布江的形成主要是适应断裂构造的结果。它的中上游沿散茄岸断续出现一系列超基性岩体,它们是深层岩体沿断裂上升露出地表的结果。同时,沿江两侧地层时代不同、产状不连续,一些地方还发现有混杂岩等等,地质上认为,雅鲁藏布江是坚固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的巨大地缝合线,下游大拐弯一带当时处在碰撞地带的东北隅,因而碰撞缝合线就有转折并密集于它的附近。

因此,雅鲁藏布江主流中上游是适应东西向深大断裂构造发育的,其下游是适应着构造转折而变化的,一些巨大的反向支流是适应主干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的结果。雅鲁藏布江是严格适应断裂构造而发育的一条构造河谷,这种严格适应构造发育的情况在世界河流中是罕见的。

雅鲁藏布江形成原因

扩展资料

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支流

一、“易贡藏布”

也称“野共藏布”(藏语方言)、易贡河(汉语简称),即流经嘉黎县-波密县(八盖乡-易贡乡-通麦村)的一条大河,通过易贡湖,由西北至东南,在通麦镇汇入帕隆藏布江,是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帕隆藏布的最大支流,全长295千米。传统上,从嘉黎县忠玉乡开始称易贡藏布,而从发源地嘉黎县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算起此稿的全长295千米的易贡藏布是广义称呼。

二、波堆藏布

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属帕隆藏布一级支流,雅鲁藏布江二级支流。有著名的绵延30公里的波密县桃花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森掘孝百科-雅鲁藏布江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article/21792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