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判罚间接任意球和直接任意球?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任意球是一种在足球(或手球)比赛中发生犯规后重新开始比赛的方法。任意球分穗春两种:直接任意球(踢球队员可将球直接射入犯规队球门得分)及间接任意球(踢球队员不得直接射门得分,球在进入球门前必须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国际足联最新规则为,判罚任意球后会使用一种泡沫喷剂划定球的摆放位置,以及人墙的站位,发任意球时需要用手触球,然后再裁判哨响后踢球。任意球判罚规则:1.守门员用手控制球时,在发出球之前行走四步以上,应判给对方踢间接任意球。2.守门员用手控制球后,一旦将球置于地上或传出,只能是当处于罚球区外的同队队员或对方队员触球,否则犯规。3.守门员用手触及同队队员故意踢给他的球,但不包括同队队员用头部、胸部和膝盖等部位传球给守门员。4.守门员不能不能用手触及同队队员直接掷入的界外球。 5.守门员用手和臂部持球超过5~6秒,应判守门员故意延误时间,由对方踢间接任意 球。6.队员滑族没的动作有危险的犯规。7.队员目的不在踢球,球又未在其控制范围以内时,用身体阻挡对方队员行动的犯规。8.阻信纳挡守门员从其手中发球,拖延了球进入比赛状态的时间。 直接任意球判罚规则:1.踢或企图踢对方球员。2.绊摔或企图绊摔对方队员。3.跳向对方队员。4.语言攻击对方球员。5.攻击或企图攻击对方球员。6.推搡对方球员。7.阻挡对方球员。8.拉扯对方球员。9.向对方球员吐口水。10.故意手球(不包括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11.当定位球被发出后,在触碰到另一名球员之前,发球者故意控制皮球。存在《足球竞赛规则》第十二章未提及的犯规情况,如果裁判员对此进行警告或罚令出场,则由对方踢间接任意球恢复比赛。如,某队员趴在场地上,将球压在身下,自己不踢球也不让他人踢球,应被警告,由对方踢间接任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