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寻枪记与电影寻枪的区别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读了小说,可知电影作了较大的修改,删去了许多容易被K掉尺液肆的内容。小说中暴露出的一些较深刻的社会问题:主要是基层政府及其行政机关比如公安的滥用权力,假公济私和贪污腐败,地方保护问题以及政府官员生活堕落现象(镇长与李小盟通奸),都不见了。连凶手杀人的原因和凶手身份也作了改变。可以说电影的批判现实意义减低了。只是把警察马山(小说是马本山)的寻枪过程作了大量的渲染。已经成了一部主旋律电影,这样的电影通过审查当然没问题。 我猜陆川当时可能也想全面表达社会现实问题,但由于是处女作,不好把握,再加上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最终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据说姜文当时给了陆川说了一句话:一部电影要表达一切问题是不可能的,不可能一部电影把所有的话都说完了,慢慢来。嘿,就冲这句话,就表明其不但是个好演员,更是个好导演,是个有专业精神和实践经验的艺术家。现在看来,陆川是接受了建议。从这个角度上看,电影改的还是成功的,去处了许多支枝曼曼的情节,集中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善良,勇敢,负责感,爱家人爱朋友,牺牲精神等这些可宝贵的人性闪光点,树立了一个丰满的人(不是神或妖)的形象陵轿,同时在电影的商业性上,通过镜头的运用,细节的刻画和表现(特别是影片最后那段),气氛的营造,整个寻枪过程紧张,急迫,迷惑而又充满悬念,始终抓住观众的心,可看性很强,整个作品还是满精致的。票房的佳绩也说明了这点。年轻的导演们应该向这部电影学习这一点:再好的片子也要让观众门能看到,并能接受它,否则一切白搭。 参考资料http://bbs.eastday.com/viewthread.php?tid=597997 与原小说相比,电影的前半部分基本忠于原著,后半部分则改动得大刀阔斧。边陲小镇警察马山在一次婚礼酒宴后发现枪丢了,于是对身边每个人都抱以怀疑的目光,旧情人李小萌被枪杀,马山牵连进去,他更迫切地要找回失去的枪……故事层层铺陈,都是等待最后的悬念揭开--枪到底是谁偷的?在小说中,盗枪、杀人的凶手是马山的老战友,凡一平说自己这样安排有着特别的用意--凶手因为在战场上负伤而失去了性功能,导致对于别人的“淫乱”产生了变态的仇恨,这才杀死李小萌。到了电影版中,马山的战友成了个插科打诨的人物,包袱抖到最后,杀人、偷枪犯成了一个前面只露过两次面的“卖羊肉粉的”,原因也淡化处理成了因假酒埋下的仇恨。这样大的改动使凡一平无法认同,觉埋册得自己曾经费力设下的“扣儿”,冲击力量被减弱了。 电影中,“枪”成了精神符号 凡一平的原作《寻枪记》平淡写实,是一部融社会批判和人性批判的文学作品。电影版的《寻枪》运用各种电影元素,竭尽全力地烘托出悬疑气氛,成了一出亦幻亦真、扑朔迷离的心理戏。小说《寻枪记》只有两万多字,凡一平坦言,他写作时并没有想到要有什么深奥的主题,只想着要编一个有趣的故事。电影《寻枪》却被导演、编剧陆川赋予了某种思想,“枪”成了理想精神信念的符号,随着《寻枪》的广泛宣传,这个含义也被报道强调出来,有文章干脆起名--《陆川给中国男人找“枪”》。 参考资料http://ent.sina.com.cn/m/c/2002-05-24/8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