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竹庭的主要事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大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巡视团主任。1936年6月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帆州逗战斗。为了打好这一仗,他在全团大会上作了令人鼓舞的战斗动员:“国家兴亡,人人有责。人民迹山的子弟兵,要有中国人的骨气。要消灭日本法西斯,打出八路军的威风,为中华民族雪耻,为受苦受难的同胞报仇!”从而激发了指战员高昂的战斗热情,为夺取作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后同杨勇等到晋东南扩军近3000人,成立第343旅补充团,任政治委员。1938年10月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参加开辟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情况,部队分散开展活动。他率政治部和部分武装活动在阳信、惠民、商河一带,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期间领导创办了《挺进报》,《挺进月刊》,指导边区党委创办了《烽火报》。
1939年底起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兼115师独立旅政治部主任、教导2旅政治委员。1941年率部进入滨海地区,3月下旬参与指挥青口战斗,歼灭日伪军千人,拔除敌据点十余处,解放沿海大片地区。同时组织根据地军民开展生产运动,为解决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3年1月,为配合苏鲁边区反“扫荡”,同旅长曾国华指挥教导2旅及地方武装采取“翻边战术”,袭击敌伪据点郯城,在我猛烈打击下,日伪军千余人缴械投降,日军指挥官多田幸雄被生俘。同年3月,他任滨海军区政委兼中共滨海区党委书记,与军区司令员陈士榘发展壮大了滨海根据地,将滨海、滨中、滨北连成一大片,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滨海区的重要出海口和集镇均为我军控制,为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进驻滨海,领导人民对日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11月,他与陈士榘共同制定了“主攻部队外攻,地下工作内应,共同解决赣榆城”的三套攻城方案。19日深夜,他亲率突击队和6000名战士埋伏在赣榆城外,城内地下工作者打开城门后,他带领突击队冲进城内,迅速攻占了伪警察局和伪军三营营部,俘虏伪军300余人。城中敌人指挥系统尚未打掉,敌人在继续顽抗态卖。他命令战士使用了罗荣桓司令员特地批给的三发九二步兵炮弹。第一发炮弹发射后,符竹庭就向敌人喊话,限三分钟内投降;三分钟刚过,他又下令打出了第二发炮弹,稍后敌一副官举着白旗假装投降,但未见旅长出来投降。他即刻下令打出了第三发炮弹,并指挥部队集中各种火力进行攻击。在我军强大火力的威慑下,敌伪71旅旅长李亚藩带领团长张星三等官兵2000余人向我军缴械投降。20日下午,赣榆城宣告解放。此战粉碎了日寇企图打通海(州)青(岛)公路、“蚕食”我滨海抗日根据地的阴谋,策应了鲁中等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这一仗是我军以极小代价换取极大胜利的范例。当时延安《解放日报》以显要位置报道了这一辉煌战例。11月26日在反击日军袭击旦头的作战中英勇牺牲。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赞扬符竹庭是一名军事上、政治上都比较强,有能力的优秀干部。
1945年至195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曾将赣榆县改名为竹庭县。排演了歌颂符竹庭同志领导解放赣榆城英雄事迹的京剧《汉马城》。当时创作的《打下赣榆城》、《纪念符竹庭》等歌曲,在苏北鲁南人民中流传至今。解放后,烈士的家乡——江西省广昌县,修建了符竹庭烈士纪念亭。杨得志总参谋长赋诗怀念战友:“赣南闽西初相识,万里长征风雨同。君赴敌后驱日寇,血洒赣榆留英名。”谷牧副总理亲笔题词:“在千百万人民的心里,符竹庭同志永远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