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百科知识>汉族清明节习俗,特点怎么写?

汉族清明节习俗,特点怎么写?

2025-01-03 06:20:02 编辑:zane 浏览量:553

汉族清明节习俗,特点怎么写?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一 、祭祖

汉族清明节习俗,特点怎么写?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作为祭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二、踏青

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盯配陪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卖蚂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汉族清明节习俗,特点怎么写?

三、插柳

汉族清明节习俗,特点怎么写?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14] 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

四、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凯蠢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音:cù jū)。

汉族清明节习俗,特点怎么写?

五、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汉族清明节习俗,特点怎么写?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article/25247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