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怎么看待“虎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可是昨天我发了博文《虎妈让美国的中国父母形象扫地》之后,后面的评论让人吃惊,很多网友竟然认为虎妈是对的,要向她学习和看齐。其实如果你看了虎妈的书,就会知道,虎妈那些苛刻的办法都是她以前使用的。一年半以前,她的小女儿开始了对母亲的激嫌镇烈的反叛:尖叫、当众摔杯子、和她公开对骂,经过无数次堪比“核战争”的母女斗争,虎妈最后妥协了,她说:“你赢了,露露。”她允许小女儿放弃了她和女儿都付出了无数心血的小提琴,她允许女儿去打自己喜欢的网球,她甚至允许上高中的大女儿谈恋爱,每天练琴时间由原来的六个小时降至一个半小时……我觉得这是虎妈值得学习之处,当她意识到自己的办法在小女儿身上行不通的时候,她让步了,没有继续把孩子往死角里逼。她反思了自己教育孩子的得失和她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下了《虎妈战歌》这本书。很多美国人都把眼睛盯在虎妈小时候对孩子的苛刻上,津津乐道于此,而忽略虎妈后来的转变,而中国父母,只把眼光放在虎妈孩子的成绩上,没有看到虎妈后来融合了中西方教育的方式对待孩子的做法。国内有编辑跟我说,《时代周刊》刊载了虎妈的故事,国内人认为这说明美国主流社会认可虎妈的教育方式,这种理解很片面。《时代周刊》的那篇文章深入分析了虎妈造成热议的深层原因,歼搜因为它触动了美国人的两个神经:对美国衰败的恐惧和对孩子未来的担心。全面地阐述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虎妈的前后观点,包括心理学家的支持与否定意见,他们是把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让大家更深入全面地去看待这个现象,去进一步的思考反思。曾有一个美国人在论坛上发评论说:请不要用老虎这个词去形容你自己吧,老虎会让它的虎崽子做它自己,就当一个虎崽子,而你不让你的孩子成为她自己,你没法和老虎比。实在说,虎妈不会影响到美国的孩子多少,美国的中产阶级管教孩子都是很严格的----用他们的方式:既激励孩子上进又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他们抓孩子的体育、学习、社交、社团活动、各种比赛等等都非常投入,很多受过最好教育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的女人做了母亲之后会辞职回家带孩子,他们怎么可能对孩子放任自流!美国名校白人孩子占了大多数,他们可都是美国父母用美国方式培养出来的。不能用一些底层人对孩子的放任自流、管生不管教来和中国父母比,其实中国人口里农民占了大多数,但是我们不觉的那些留守儿童代表了中国的孩子的状况,而是把城市中父母进行早教的那些孩子当成中国儿童的代表,美国也是一样。中产阶级的孩子都被赋予了要当精英的期望。我们中国人,向来不缺虎妈狼父,很多人相对于虎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虎妈至少不打孩子,我们甚至都出现过几百个耳光将女儿推上钢琴领奖台的父亲。如果国内的父母因为虎妈事件认为严苛的对待孩子,剥夺孩子一切选择的权利是正确的做法,变本加厉地以教育为由行虐待之实,那必将是孩子们的灾难。说到孩子的成功,标准在哪里呢?在美国,无数的孩子都拿全A,每年都有上百个孩子去卡耐基表演,这些就能定义为孩子的成功吗?我周围的中国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全A生,这个在美国实在是不难做到的,上天才班的、弹琴得奖的、每年自己开演奏会的、在青少年交响乐团当首席的、业余时间自组乐队的、考上常春藤大学最好的专业的比比皆是,这些孩子的中国父母,付出很多心血陪伴孩子成长,却没有像虎妈那么极端,孩子们做到了虎妈孩子并没有做到的事情。像虎妈那样考上一流大芹改粗学当上教授就叫成功吗?应该说,那只是成功的一种。美国有成千上万的教授,他们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养育方式。而虎妈原先的方式,却可能给孩子带来终生的伤痕。很多心理学家分析虎妈心灵深处是有伤痕的,至少她的自我是不完整的,她或许也认识到了,但是不肯面对或者当众承认罢了,她对待孩子的方式反映了这一点。我翻译了两篇被“虎妈“式的父母养大的孩子在虎妈出来后写的文章,在北美,这两篇文章流传很广,希望对国内的父母也有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