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赏析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雅典学院》这幅著名的湿壁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之一拉斐尔的代表作,也是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一件杰作。 拉斐尔于1483年4月6号出生在意大利,4月6号是耶稣受难日,所以他的母亲给她取名为拉斐尔,在意大利语中,这是天使的意思。拉斐尔卒于1520年4月6号,年仅37岁。 他是位早熟的天才,年纪轻轻就已经开始接受重大的委托。在1508年,年仅25岁的拉斐尔,被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召唤到罗马,授予了一份声望极高的委托,装饰教皇的房间。拉斐尔和他的助手,承接下装饰全部四个大房间的任务。在尤里乌斯的继任者利奥十世在位期间,他们继续着这项工作,但在房间完工前拉斐尔就去世了。 《雅典学院》被画在第一个房间,梵蒂冈的签字厅的墙上,连着拱形的天花板,高于人们的头顶。 构图的中心,是两位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象,他们代表着在思想上的两种不同学派。 左边的柏拉图,右臂下夹着《蒂迈欧》,他对话录的其中一篇。柏拉图认为,在物质世界之上存在着一个理念的世界,因而拉菲尔将它表现为一只手指向天空。他的样子很像拉菲尔所尊敬的同代人达芬奇。 右边的亚里士多德拿着他著名的《伦理学》,一只手指向地面。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经验的观察和体验。 他们两人的理念是从两个截然相反的出发点而展开的,在画中拉斐尔仅用两种不同的手势,就把西方哲思的不同源泉给表达出来。 上图中左下角这个左手撑腮,斜倚在大理石上的,是以“哭泣的哲学家戚森扰”著称的哲人赫拉克利特,这个人物高旦借用了米开朗基罗的形象。 这个被一群求知若渴的学生包围着,其中一手拿一块刻有图解的石板,正在证明几何学原理的,是著名的古希腊哲人兼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正在俯身用一对圆规演示着数学运算的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他的人物形象,来自建筑家多纳托.布拉曼特。 整部作品中唯二的两位不参与任何讨论,只静静站立面朝画外的春答人,其中这个身着白衣,面容俊秀的女子,据说是以拉斐尔的情人为原型的。 最右边面朝画外,目光径直望向观众,头戴一顶深色贝雷帽,面容俊美的男子就是拉斐尔本人。 《雅典学院》主题是讴歌登峰造极的古希腊精神,赞美人文主义的黄金时代。拉斐尔将西方文明,不同时期的杰出人物,汇集在同一个空间,把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作者所在时期意大利杰出的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画在一张画上。 这宏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生动的姿态表情,具有肖像性人物个性刻画,布局的和谐,变化且统一的节奏,把绘画创作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