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鲁迅的徒弟,曾富过李嘉诚,80岁获得金马奖,一生淡泊名利,他是谁?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卡内基曾说:人生就像一个舞台。如果只描述一件事,是无法打动人的。因此,你必须把事实生动地编成喜剧形式,也就是用喜剧的方式来处理你的生活,让你的周围充满喜气洋洋的气氛。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曾经当过鲁迅的徒弟,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任教。弃文从商后,他一度发财致富。破产后,他在电影界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最终享年91岁去世。他的一生堪称一部完整的喜剧电影。他就是李明阳。
说起李明阳这个名字,大家都有点陌生。不过说到电影《乌龙院》中的老方丈,大家不会不知道。他在这部电影中精湛的演技令人折服,看后难忘。
青年时期坎坷的求学之路
1917年,李明阳出生于中国湖南。他家也是源橘名门望族。他的祖父曾在曾国藩手下任军师。但连年战乱,等到他出生时,他的家庭早已沦陷。
即使从小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出色的学习能力并没有被埋没。外国教会同工经常来他家附近分发水和食物。一来二去,几次下来,他就能用英语和里面的老外做简单的交流了。
如此优秀的语言天赋不应该被埋没。他被推荐到附近的教会小学读书,终于获得了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抓住了来之不易的机会,练就了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语。后来,他顺利考入上海著名贵族大学圣约翰大学。
在大学学习期间,他的同学中有许多后来成名的大师,如著名学者林语堂,建筑师I.M。佩。
当然,他也不忘学一门手艺,去了鲁迅先生办的青年木刻班。工艺相当精湛,这也使他与鲁迅的师生友好。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留校,独自一人留在繁华的上海。
他长期不忘初心。他一直致力于教学工作,并被提升为圣约翰大学体育系主任。他的很多学生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对于李明阳来说,生活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但他还是依靠自己过人的智慧,把握住了来之不易的机会,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无论经历多少苦难,都要笑对生活,奋起直追。这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从工业到电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任教的学校解散,李明阳决定离开待了10多年的上海,前往另一个繁华的远东大都市香港。他搭上最后一班从上海开往香港的客轮,走向远方开始新的生活,一切都留在记忆里。
看惯了大城市的繁华,李明阳也决心在香港搞一些产业,立足。凭借过去积累的人脉和灵活的头脑,他迅速建立了利娃娃这个品牌。
他们公司设计制作的玩偶玩具卡通片质量上乘,很快风靡全港,尤其是极具中国风的西兰花玩偶,更成为当时最畅销的玩具玩偶。
他也借助创业的东风,成功投身“万元户”产业。当时,曾经的中国首富李嘉诚还只是一个小工薪阶层。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众多国内外玩具厂商涌入香港,李明阳的西兰花娃娃也风光不再,销量跌至谷底。
后来又推出了一些新产品,但竞争力还不如那些进口商品。苦苦支撑无果后,李明阳的公司宣布破产,之前的积蓄全部打水漂。
此时的李明阳已不再年轻。如果他是一个普通人,经历了人生如此巨大的打击,他可能会崩溃,但李明阳不是一个普通人。
后半生,他再次谱写了更精彩的篇章,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并获得权威奖项。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个落魄的商人变成了一名演员。
实力解读,最后肯定
据说努力工作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有一次,李明阳在街上颇为随意的笑容,被在场的摄影师抓拍下来,收录为明信片《香港的微笑》的雹册团主角。
就这样,他的形象变得家喻户晓。当时著名影星萧芳芳女士看到他的照片后,一定要求邀请他在她的电影中扮演一个角色。这是许多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机会。此时的李明阳已经60多岁了。
他从六十多岁开始的晚期职业生涯为他赢得了无数赞誉和奖项。由于年龄限制,他大部分只能演配角,但他的形象栩栩如生,堪称全片中的点睛之笔。
其中最著名的是由释小龙,郝绍文主演的《武隆书院》。在片中他扮演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住持。无论是搞笑的女扮男装,还是用牙刷刷小胡子,这些经典镜头都成为影片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幽默的外表,经典的搞笑动作,都成为他留在人们记忆中的符号。
他用演技和众多苛刻的专业人士征服了观众。虽然出演了大部分配角,但并不妨碍他获得荣誉。台湾金马奖多次颁给他最佳男配角,但他淡泊名利,从不去领奖。取而代之的是,他把自己的工资和积攒的钱捐给了越南的难民营。
在他的短片生涯中,他在二十多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无尽的回忆。他的一生也是漫长的,最终以91岁的高龄去世。
纵观李明姿神阳的一生,经历了起起伏伏,辉煌低谷,但他始终乐观向上,没有放弃任何一次重返成功的机会。只有经历风雨,才能看到彩虹。
李明阳曾被评为香港十大演艺名人之一,这或许是他一生最好的见证。他的一生也浓缩了中国历史的跌宕起伏,千帆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