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谁写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王应麟原著(有争议),章太炎等增改。
原《三字经》的作者,一说是宋末元初的浙东大儒王应麟,另一说是元初的宋遗民区适子。今天能够见到的最早的《三字经》版本,主要是明朝中后期的刻本。如东林党代表人物升芹、官至吏部尚书的赵南星注释并校刻的《三字经注》,约刻成于万历年间。
到了清朝,《三字颤笑凯经》大为盛行,各种版本层出不穷。王相注释并校刻的《三字经训诂》,自康熙年间问世以来影响很大,被后世多次翻刻。在该本的序言中,王氏首先提出了《三字经》为王应麟所作的说法。
乾隆四十三年(1778)刊刻于苏州的《三字经》,只刻原文,每半页五行,每行六字,是注明具体刊刻时间较早的一种版本。此外,刊刻于清朝末年,由贺兴思注解、朗轩氏校订的《三字经注解备要》,在清末民国流传甚广,朗轩氏茄唤将《三字经》誉为“一部袖里《通鉴纲目》”的说法,也颇具影响力。
扩展资料
原文于“南北混”之后,紧接“十七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四句。所谓“十七史”,是从《史记》到《新五代史》等十七部正史的统称,是宋元人特有的概念。当年文天祥兵败被俘,就曾对元丞相孛罗说出“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这句名言。
后世的版本,增入了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内容,“十七史”也改为“廿一史”或“廿四史”。
最后,个别文字也小有异同。比如,有些清朝版本将原文“作《中庸》,乃孔伋”改为“作《中庸》,子思笔”,将“我姬公,作《周礼》”改为“我周公,作《周礼》”,因为子思、周公的称呼更为一般人所熟知,这是出于普及的考量。
此外,将“至玄曾”改为“至元曾”,这是为了避清圣祖玄烨的名讳,属于古书通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三字经》的版本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