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生活百科>公序良俗是什么意思

公序良俗是什么意思

2024-11-11 09:17:12 编辑:zane 浏览量:570

公序良俗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

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民事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

公序良俗原则起源于罗马法。在罗马法上,所谓公序,即国家的安全,市民的根本利益;良俗即市民的一般道德准则,二者含义广泛,且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非一成不变。违法公序良俗的行为在法律上是无效的。近现代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事立法都明文规定了这一原则。

公序良俗是什么意思

扩展资料:

规定原因

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

公序良俗原则包含了法官自由裁量的因素,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而能处理现代市场经济中发生的各种新问题,在确保国家一般利益、社会道德秩序,以及协调各种利益冲突、保护弱者、维信核梁护社会正义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机能。

当遇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行为,而滑运又缺乏相应的禁止性法律规定时,法院可直接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认定该行为无效。

理论依据

公序良俗原则基本理论依据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

“权利不可滥用”意味着对民事主体权利行使时,其行为应符合善良风俗习惯,并不损害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一般的公共秩序要求。尤其是在法律不足以评价主体行为时,公序良俗原则可以限制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及权利滥用。

参考资氏升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序良俗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life/19962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