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一、相同点
1、背景相同。两者都是在19世纪中期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开始向西方学习。
中国的洋务运动,又称举明自救运动、自强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至90年代。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一些有识之士痛定思痛,意欲图强。在此之前,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由于清政府用领土、主权及一系列的经贸特权暂时满足了外国侵略者的要求,国内的农民战争进入了低潮,因而中国呈现了暂时的“中外和好”的“和局”。日本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同中国一样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
1842年,慑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日本不得不向西方妥协,开放一些港口,允许一些国家的军舰补充煤炭和水。而真正让日本敞开大门的则是1853年的黑船事件,日本奉行了二百多年的锁国政策被打破。
1868年,日本的倒幕运动获得成功,旧政权幕府的垮台,产生了作为近代国家前提的统一国家,其意义是重大的,日本从此走上了明治维新之路,成了日本社会变化的起点。
2、目的相同。两者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展开的,两者都提出了富国强兵的口号。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不触动腐朽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维护封建专注统治。中国的封建势力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经济与军事方面的改革,极力避免触及政治改革,主张“中学为踢,西学为用”,由此可见,洋务运动只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并没有要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要求。
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后,不仅局限于科学技术,而且对于西方的近代思想和政治制度及文化习俗等多方面,采取全盘吸收的模式,这对仿扮于日本的近代化有重要的作用。
尤为重要的是,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改变日本原有社会体制的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对旧备答灶社会进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改革,而不是保留和完善原有的社会制度。
3、内容相同。两者都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化企业、新式军队,进行了教育改革。
二、不同点
1、领导力量不同。中国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地方掌握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掌握中央实权的慈禧太后在支持顽固派、洋务派之间犹豫徘徊,致使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是日益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推翻了幕府统治后,由明治天皇掌权,二者形成合力,进行大刀阔斧、全方位的改革。
2、具体措施不同。政治方面:中国洋务运动毫无建树,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日本则改革落后制度,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建立新的体制。经济方面:中国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官办企业生产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管理机构为封建衙门式管理。
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对民间私人办厂实行严格限制,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日本则进行大力改革,政府投资兴办一些近代工业,作为示范,同时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
文教方面:中国只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度未有丝毫的触动。日本则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建立全民义务教育制度,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军事方面:中日双方都非常重视军事的改革。
洋务派把军事改革放在第一位。先后建立“天津机械制造所”、“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一系列军事企业,同时也加强了对海防的建设。在80年代中期,洋务派仙湖组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这一系列的军事措施,极大地增强了清政府的军事实力,巩固了中国的海防。
但在改革的后期,军费的严重不足和军事装备长期得不到改进,而逐渐滞后于日本。在日本方面,主要指推行征兵制度,扩大兵源;建设一支富有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于天皇的队伍,积极地进行对外战争的准备;大量地购买西方的先进武器,大规模的扩大军队的数量和对军队的财政开支等。
经济方面:洋务派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始于洋务运动的中后期,并且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兴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主要是为了解决军事事业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以此辅助工业事业的发展。但这些企业的管理方法相当陈旧,不可否认的是在此过程中加快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步伐,有利于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
在日本方面,积极地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正是从法律上保护了土地的私有权,统一征收地租,明治政府还迅速地废除了国内的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大力扶植私人企业等。
从双方的经济改革措施看,日本的经济改革更全面,并从法律的形式上保障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中国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封建制度的限制。
3、阻力不同。洋务运动外受西方列强,内受封建顽固势力的严重阻挠;日本幕府体制专制色彩较轻,倒幕运动的胜利扫除了改革障碍。
4、实施条件不同。中国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尚未形成;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获得发展,资产阶级已经形成。
5、结果不同。中国洋务运动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后失败;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而且更重视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文明制度,最终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强国。
扩展资料: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洋务运动主要指导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明治维新
参考资料2:百度百科-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