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生活百科>我喜欢托尔斯泰的复活作文

我喜欢托尔斯泰的复活作文

2024-11-29 09:47:47 编辑:zane 浏览量:545

我喜欢托尔斯泰的复活作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我喜欢托尔斯泰的复活作文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作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

大学时期的聂赫留朵夫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着美好追求的青年,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他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兽性的人统治了他,精神的人被压制了,沉睡了。他第二次见到玛丝洛娃,以及后来的七八年,便是兽性的人统治着他的兆宴租时期。正是这一时期他诱奸了玛丝洛娃,并将她抛弃,可怜的玛丝洛娃被主人赶出门来,在走投无路的境况下沦为妓女,过起醉生梦死的生活。因为往事是如此令她痛苦与厌恶,她尽量不去回忆,将那祥者些伤心的过去抛之脑后。就这样一个原本纯洁美丽善良的少女成了一个对世事心灰意冷、失望透顶、几乎麻木的人。

文中卡秋莎发出了悲愤的指责:“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实际上是抨击沙俄统治时期社会的腐朽。文章结尾聂赫留道夫从《圣经》中得到“人类应该相亲相爱,不可仇视”的启示。实际上也是作者对读者的告诫,对整个社会的告诫。

作者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在一定环境中人物内心的活动。它塑造出人物鲜活的形象、刻画人物的立体性格。通过这一手法,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善与恶往往只在人的一念之间。这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与感悟。

当物质的享受蒙蔽了一双双本该澄澈的双眼;贪婪的欲望为眼角留下阴霾;丑恶的嘴脸搅乱了平静的生活。“精神的永存”这一话题逐渐浮出水面。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一个生命?如果你是一株小草,你是否净化了一方水土?如果要告诉我们什么理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美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无尽的支付者。

在这一段发人深思的问句中,你是否找到了答案?其实,说到底,让精神的自我永存,就要品行端正,有自己的主见与谦虚的心和勇于自我审视、检讨的勇气。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三思而后行”,那世上许多错误和不幸都不会发生。

再者, 作者通过描绘形形色色官僚的丑恶嘴脸,揭示了官僚制度的腐朽和教会欺骗的实质,表现出深厚的人性,宣扬了人性。

弘扬人性,歌颂人性,恰恰体现了当今社会所体现的“以人为本”不管是过去的人,还是现在的人,都需要人性的关怀。在当今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却徘徊不定。因此可贵的人性,更为我们所重视关注。文中“聂赫留朵夫”一次又一次战胜人性的弱点,唤醒起精神的人,就是在让人性复活。“人性的复活”这是文章的又一主旨。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颗钻石》《跳水》《穷人》已被收入人教版和冀教版小学语文书。

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一。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19世纪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

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朵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过,作品的后面部分,渐渐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托尔斯泰的力量和弱点,在这族兆里得到最集中最鲜明的表现。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life/22557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