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移就辞格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所谓“移就芹橡”,就是有意识的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 一般可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 移人于物一移人于物。把描写人的词语移用来描写物,从侧面衬托人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如:①她们被幽闭在宫闱里,戴个花冠,穿着美丽的服装,可是陪伴着她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寂寞”本是人的一种感受,现在灶首雹用来描写物“梧桐树”,以正面衬托“被幽闭在宫闱里”人的孤寂。②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唐弢《琐忆》)“倔强”一般是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这里却用来修饰“头发”,而正是这种错位移用,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倔强的性格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移物于人把描写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描写人。如:①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酱紫色的脸皮上泛出来。(茅盾《子夜》)“酱紫色”本是用来写物的,这里用来写人的心情“苦闷和失望”,将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语句显得简洁生动、深刻有力。②将最初的叹息最后的悲伤一齐投入生命的熔炉铸炼成金色的希望(陈敬隐帆容《铸炼》)“金色”本是用来修饰物的词语,现在用来修饰人的“希望”,形容希望的无限美好。移物于物把修饰甲事物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修饰乙事物。如:①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着这个苍白的日子(李瑛《一月的哀思》)“苍白”本来是用来修饰缺乏生命力的事物的色彩,现在移用来修饰另一种事物“日子”。这是移用修饰甲事物的词语来修饰乙事物,使没有感情色彩的事物具有感情色彩。②辽阔的呼伦贝尔,甜蜜的湖光山色。(杨志美《草原牧歌》)“甜蜜”本来是描述形容物品的味道,这里移用来修饰另一种事物“湖光山色”,写出了“湖光山色”的赏心悦目。巧妙的运用移就,能使文章简洁有力、生动活泼。如:①拿洗脸打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要调查研究一番,(大笑)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毛泽东《反对党八股》)②作娘的,又难免要把自己当作处理女儿婚姻问题上的“负责干部”。(康濯《春种秋收》)③你们哥俩还是各居一屋,“互不干涉内政”?(刘心武《醒来吧,弟弟!》)④甲第一,是我有了孩子;第二,是我当了爸爸;第三,是我已经接受了爸爸这个官衔。乙好啊,那你就宣誓就职,赶快发表谈话吧。(侯宝林《给您道喜》)“调查研究”“负责干部”“互不干涉内政”“官衔”“宣誓就职”等词语原本都应该用在比较庄重的场合,而上述例句中却都是描写的比较随便的日常生活。这些有意识的移用,便造成了幽默风趣的情调。总之,移就看着好象用词不当,但正是这种不当,却创造出了一种美丽,创造出了一种意境,创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情调,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收到了良好的修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