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生活百科>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关系呢?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关系呢?

2024-12-02 05:58:59 编辑:zane 浏览量:549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关系呢?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它们是古代科举考试下为通过者的名称。通过县级别的考试称秀才,通过了地方上省级别的考试称举人,通过了京师会试全国级别考试的称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后将贡士分为三甲,一、二、三甲通称进士。其中一甲三名,第一名孙扰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榜眼、探花是什么关系呢?

考试形式

1、墨义

墨义即笔答,考官根据经文出题,考生笔答该句经文的前人注疏或上下文。有时采取口答的形式,就称为口义。

2、帖经

帖经,就是考官任取经典中某一段,用纸条贴盖其中数字或数句,令考生背出来,李凯芹类似现代填空考试的办法。

3、策问

考官就当前时务提出策问,考生书面作答。唐科举各项中,明经科取士最多。但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唐朝初期的进士科考试为“时务策”五条。

4、诗赋

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进士科加试帖经若干条和杂文二首,至此,进士科形成了杂文、帖经、策问三场考试制。杂文泛指诗、赋、箴、铭、表、赞之类,哪毕测试文学才华。唐玄宗开元年间,杂文二首便明确定为诗、赋各一首。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life/22966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