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生活百科>谁说颜体字不好看啊?

谁说颜体字不好看啊?

2024-12-29 09:14:58 编辑:zane 浏览量:571

谁说颜体字不好看啊?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谁说颜体字不好看啊?

我觉得不错啊,我喜欢他的祭侄文稿,她确是由沉痛切骨的情感伴和着血泪凝聚成的不朽篇章,是心灵的奏鸣曲,是弹在启坦纸上的“天国的乐音”。整幅看来,前十二行道劲而婉丽,所谓“乾裂秋风,润含春雨”。情感释放但不失理性。而自“传言尔既”之后到“天泽”一段,“殊郁怒,真屋漏痕矣”,情感勃发“纵笔浩放,一泻千里”。尤其自“吾承”到“尚飨”五行,沉痛切骨,天真烂然,使人动心骇目,有不可言传之妙。单字而言,正如元陈绎曾所分析:“‘承’字掠策啄磔之间,‘磋’字左足上抢处隐然见转折势,‘催’字如泰山压而底柱鄣(zhang),末‘哉’字如轻云之卷日,‘飨’字蹙如惊龙之人蛰。”再从用笔而言,鲁公此站并没有他的楷书那样森严整伤,而是或若篆籀,或若镌刻,  时出遒劲,杂以流丽。“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搏备工而反极工邪。”(宋·陈深语)这就是说,书法从技巧而论,它的最高境界是“无法而法”。“醉翁之意不在酒”,激情涌动下的颜真卿,他哪里是写字,更不是搞什么书法创作。他只是在言说,在深情地自言自语地倾吐,话说完了字也写完了,如此而已。而正是这种不经意中完成了任何人包括他自己也不可能重复的书法杰作。尽管字里行间有的地方横涂乱抹,但这并不影响作品给人的审美愉悦。我们今天将古代书家的一件手札,一篇文稿甚或一个处方都当作艺术品来珍视的原因也正在于此。相比于今日书家以抄陈词滥调为能事,我们也只有汗颜的份了。  如果我们将《祭侄文稿》与基旁毁王羲之的《兰亭序》作一比较,则“哀乐殊异,其致一也”。如果说《兰亭序》之清隽明洁的无上高美是人工美多于天然美的话,那么,《祭侄文稿》则是无拘无束,直抒胸臆,无比直率的天然美的典范了。艺术评价是没有恒久不变的天平的,元代鲜于枢评《祭侄稿》为“天下第二行书”,那是因为“天下第一行书”这个位子早被王羲之《兰亭序》给占了,屈居第二,也是不得不如此吧。  呵呵,“颜欧柳赵”已成为学生初入书门的铁定法宝级书体。不错的。  不过我入门学的柳体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life/25012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