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口出,娄圭丧命,你知道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娄圭,字子伯,少年时志怀高远。常说:“男儿一世,当提兵数万,乘骑千匹,才是风光无限局首!”周围的人都笑话他。
娄圭因为窝藏命犯被捕入狱,判了悉腊散死刑。后来越狱逃跑,逮捕他的官吏急忙追赶,娄圭就换了衣服,混到逮捕他的人之中,最终逃脱。
黄巾起义以后,各地郡守纷纷举兵。娄圭在荆州北部边境一带也聚众而起。因势单力薄,就依附于荆睁氏州牧刘表。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攻打荆州,娄圭离开了刘表,投归曹操麾下,曹操任命他为大将,参与谋划军国大事,但不掌管兵权。曹操遇到大事常常请教他。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娄圭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娄圭随曹操南征,刘琮投降,诸大将是怀疑诈降,娄圭却不这么认为,娄圭说:“当今天下纷乱,各自都贪图吴王命令以自保,而今刘琮带了符印前来归降,据我看来,乃是至诚之举。”
娄圭的这个建议 得到了曹操的赞同,遂进兵接受投降。娄圭被加以优厚的俸禄,曹操曾说:“娄圭比我还富,但权势不如我。”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娄圭随曹操在关中攻击马超,久攻不下,娄圭用抟沙为城法击败了马超。曹操深有感慨地说:“筹谋划策,我比不上子伯。”
有一次,娄圭同南郡的习授一起乘车出行,看到曹操外出,习授感叹道:'为人父子而有如此排场,那才叫痛快。”
娄圭应道:“人生在世,理当自己有所作为,岂可只是羡慕别人!”习授将这话密报给曹操,曹操认为娄圭心怀不轨,于是将其杀害。
中国历史上有太多血淋淋的故事告诉我们祸从口出的代价,我一直认为读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其本质——以史为鉴,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够以史为鉴,说话要谨慎,否则一旦祸从口出,则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