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学士阎敬铭的《不气歌》的意思,大家帮解释一下意思。谢谢。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意思是:别人要气我我也不生气,这样反而让对方生气;如果我气病了就真是中了别人的计,到时候生病也没人代替;请个医生来给自己看病,医生就会说气出的病不好治;如果不能消气,恐怕就要被气死了;我是尝过气病的滋味,以后再也不生气了。
清代阎敬铭《不气歌》原文: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时无人替;
请来医生把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倘若不消气中气,诚恐因病将命弃;
我今尝过衫此尘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扩展资料
阎敬铭是晚清重臣,他为官清廉,诚直耿介,有“救时宰相”之称。
他做山东巡抚时,曾经请学政来家吃饭,拿出来的是青菜白盐糙米饭,外加一碟大烧饼。阎敬铭吃得津津有味,或禅学政却感觉生涩难咽,出于礼节才马马虎虎吃了半碗米饭。学政回去后对人说,老阎哪里是在请客呀,简直是在祭鬼。
后来阎敬铭做军机大臣时,得知内务府准备购买一百个皮箱,每个报价银子六十两。阎敬铭大为惊讶,便上奏慈禧太后说:“外间购买皮箱,每个至多不过六两,内务府报价不实。”慈禧太后说:“既然如此,半月之内,你去买一百个。”第二天,阎敬铭拿着银子去市场上购买,不料皮箱店居然全都关门了。
阎敬铭好生奇怪,问皮箱店的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说扒核:“昨天有太监来吩咐,半月内不准开张做生意,若敢违反,将店砸烂。”阎敬铭无奈之下,只得让亲信到天津购买。没想到半个月过去,毫无动静,原来他委托的那个亲信也被内务府用银子买通,早已逃之夭夭了。
慈禧为了享乐,要修圆明园,可阎敬铭觉得国家正困难,还是以大局为重的好,他上折力阻,说“治以节用为本”。这让慈禧太后很不高兴,就罢免了阎敬铭的官职。后来,怕对天下臣民交代不过,又给他官复原职,可是阎敬铭觉得当这样的官实在窝心,还不如眼不见心净,便递交辞呈,回老家养老去了。
阎敬铭在官场沉浮了几十年,看尽了贪赃枉法、尔虞我诈、欺上瞒下、逢迎拍马等黑暗丑恶怪象。每当想起这些,他常常拍案而起,怒发冲冠,但事后一想,官场如此黑暗残酷又岂是一己之力所能扭转的呢?所以,他在无奈之中写了一首《不气歌》,藉以排遣胸中块垒,安慰平复自己。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古人诗文话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