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 ”最先出自于哪里?下一句是什么?有哪些人用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出处:金铜仙人辞汉歌
作者:李贺
创作年代:唐
原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释义:在通向咸阳的古道,枯萎的兰草为离别的人送行。倘若上天也有感情,也会随着岁月蹉跎而老去的。
他人引用:
1、宋·欧阳修《减字木兰花》:“伤离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伤感离愁的情绪在心中交杂,假如上天也有感情,那么它也会随着时间老去。
2、近代·毛泽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假如上天也有感情,那么它大概也会随着时间老去,人间的正道之路向来是布满沧桑。
3、宋·万俟咏《忆秦娥》:“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假如上天也有感情,那么它大概也会随着时间老去,这种感情想要言明却开不了口。
《金铜仙人辞汉歌》创作背景
李贺没有参加成科考,短暂的一生之中潦倒苦吟,但他还是做过小官的,根据朱自清先生的《李贺年谱》,推测这首诗大约是元和九年(814年)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从九品),从长安向洛阳归去。
李贺想想自己的身世,回忆自己的遭遇,不禁悲从中来,李贺把自己满心的悲伤都寄托在金铜仙人离长安这件事上,借仙人东迁的酒杯,一洗自己生平遭际的块垒。
诗中有怨愤,但并不金刚怒目,有悲伤,却胸怀阔大,他把自己融入到历史长河,融入到了天地之间,他的悲伤不是一个人首滑的悲伤,是人类的卜芹派悲伤,是天地间永恒的悲伤型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