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故事梗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三、故事梗概: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纯脊历。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凯消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
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
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二、人物形象:
1、主人公祥子
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破了产的青年农民,20到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混乱和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因为争权夺势而进行连年不断的战争,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中国农民迅速走向破产。
他们为了谋生都纷纷涌入城市,而祥子就是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他是本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在他身上既具有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又具有当时中国国民的劣根性。
2、、虎妞
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里塑造了虎妞这个形象,她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出现在作品里,在作品作者赋予她双重的身份:它既是车厂主刘四的女儿,又是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它具有着复杂的人物形象,既有让人同情的一面,也有让人憎恶的一面。
3、刘四、小福子、曹先生、老妈、二强和小马的祖父。
作者所描写的这些人物,他们都是当时旧中国城市市民的缩影。
三、主题思想:
主要是以北平(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老舍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
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都先后写过人力车夫,但都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以俯视的姿态表达对车夫的同情,并未深入其内心和灵魂深处去体味车夫的人生。
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做孙渗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骆驼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