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生活百科>战时兵员动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战时兵员动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25-02-26 16:28:17 编辑:zane 浏览量:579

战时兵员动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战时兵员动盯厅员是一种军事制度,有总体战的色彩,将有潜在军事能力的人力物力编管,战争时迅速动员投入的制度。

例如有军事技能的人力(曾从军过、有专长的人、受过训的成年男性女性等)和有军事价值的建筑与设备(各式车辆、运输飞机、机械工厂、燃料等)都在后备列管范围;

战争期间开始被指派生产粮食、武器和弹药,后备力量除前线人力不足时支援作战之外,也负责后方游击战、安全部队训练等防务工作,战争结束、非战时则编为预备役,回归民间生产力。

战时兵员动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扩展资料:

历史

府兵制是中国西魏时开始出现的一种兵役制度,宇文泰建立于大统年间,北周、隋、唐初继续沿用。中期被武则天破坏之后,直至唐玄宗天宝年间取消,改而实行募兵制,前后历时约二百年。后来的朝代有相似的制度。

府兵制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

六镇大起义后北魏内乱,分为东魏与西魏,西魏大统八年(542年)权臣宇文泰将关中地区的六镇军人编成六军,宇文泰为全军统帅。后经过不断编整直到大统十六年,已建立起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的组织。

北周改府兵军士为“侍官”,成为皇帝的亲军,一人充员府兵,全家皆编入军籍。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年(590年)下诏:“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成为“兵农合一”的制度。唐初承袭隋制,初置十二军。

府兵制过去说来被认为是建凯洞隐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的,至唐朝后期,均田制被破坏,而且边患日深,机动性极强的北方骑兵入侵也要求唐朝军队作到兵将合一,能远征、能于边境长期驻防。故府兵制难以继续推行下去,终被取消。

近年研究成果发现,府兵制及均田制的破坏同为唐代中央政府对于人口流动、户口资料的掌握能力下降所造成的结果。这点和现代后备制颤仿度重视户籍制度的特点不谋而合,若无有效的户籍制度和人口流动管制,则无后备可言。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life/28217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