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生活百科>写规范字手抄报

写规范字手抄报

2025-03-15 17:29:45 编辑:zane 浏览量:596

写规范字手抄报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写规范字手抄报

办一次有中国特色的奥运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而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为奥运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因此2008奥运会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为奥运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团员的任务。 为奥运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就是人人都说普通话。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要求,但是作用却是非常巨大的。 人类自从告别混沌世界,走进文明社会,语言就成了传承文明的载体、交流感情的纽带、沟通思想的桥梁。 传承了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普通话,不但是中国各民族、各方言区之间进行交流的通用语言,还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我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都明瞎戚确了普通话和“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地位。新世纪,我国提出了新的“推广普通话”工作目标,即: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的行业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21世纪中叶以前,普磨嫌陵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文明的传承离不开语言,文明的开创离不开人类。中国,正在向“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正通过奥运这个平台向世界迈步,融入地球村。这些都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建设者的共同参与。推广普通话承担着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营造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的历史使命。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全球正在掀起“汉语热”,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与继往开来者,我们有责任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素质;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更有义务规范使用自己的母语。那么,就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请讲普通者备话!用普通话化解隔阂,用普通话对接心灵!用普通话将自己融入社会,用普通话创造新的辉煌历史!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各方言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即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我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 新中国建立以后,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受到高度重视。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两个会议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定义和标准,将它正式定名为“普通话”,意思是“普通”“共通”的语言,同时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确定了普通话的内涵,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不愿说普通话的原因相当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从众心理”、“趋同心理”的支配。因为周围没有形成说普通话的风气,有些人害怕说普通话不能被别人理解,会招来讽刺、打击,所以不愿意做“出头椽子”,采取随大流的态度;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能说流利的普通话,下课及其他交际场合却都说方言,生怕说普通话被人认为出风头,难以合群;有些干部担心说普通话会被人看成打官腔,让人失去亲切感,使自己脱离群众。在这种从众、趋同心理的支配下,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进行社会交际时,如果对方说方言,另一方就也用方言与之攀谈,觉得这样似乎更容易接近些,更亲切些。因此,许多人进行社会交际时不愿意说普通话。 二、受“方言优越感”的影响。有些大都市的人,由于自己所处的城市经济建设、科学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因此产生了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他们在与外地人交际时不说普通话,用说方言来表现这种优越感。 三、有些人头脑中根本没有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他们不知道推广普通话是由国家宪法所规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不懂得在推普问题上也要履行公民义务,也要遵守国家法规,他们错误地认为说不说普通话是个人行为,与他人无关。因此,他们在应该说普通话的场合根本意识不到使用普通话,而是随心所欲地让方言大行其道。 四、还有一些人因为平时不经常说普通话,所以不能用普通话流畅地表达思想感情,他们总觉得说普通话很别扭、不习惯,影响表情达意,于是就不大愿意说普通话,有时开头说的是普通话,说了几句觉得不方便又改说方言。也有一些人因为普通话说得不好,害怕出丑,害怕被人笑话,干脆就不说普通话。 山村大嫂争学普通话 石家庄日报讯 “ben———pen,ma———fa”。8月9日,从赞皇县上段村口的小学教室里传出一阵阵学汉语拼音声。走进教室一看,学拼音的不是小学生,而是一群农妇们。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上段村举办的普通话短训班。 深山里的嫂子们因何学说普通话?这是因为上段村地处赞皇县西部深山区,多年来是全县最穷的村,心灰意冷的村民曾两次联名请求移民搬迁。去年3月,县委书记王俊英到这里蹲点调研,发动村民利用村里四相公寨、棋盘峰、魏长城等丰富资源搞起了旅游开发。现在,路通了、电话通了、电视有信号了,棋盘山风景区开发出来了,全村家家户户全部吃上了旅游饭:开了30多个家庭宾馆,建起了20多家饭店,卖纪念品,当导游。去年全村人均收入增了600多元,还娶了5个好媳妇。今年非典过后,游客天天爆满,一些外市、外省的人也慕名而来。但在与游客的接触中,农嫂们觉得讲土话与游客们很难沟通,有时还弄出笑话。山民们认识到,旅游要大发展,必须学习普通话。在县旅游局的帮助下,他们请来了赞皇中学的语文教师教普通话和接待礼仪。该村支书沈金廷说:“像这样的素质培训今后俺们要多搞,只有这样,俺们才能办好旅游。” 笑话一个: 单位小唐去广州出差,钱用完了,就到银行取钱 为小唐服务的是一个四十出头的女人,小唐隔着玻璃用刚训练了两星期的普通话亲切地喊:"大姐,我取钱。"银行女工作人员立马脸色大变,身体像筛糠一般开始抖动。小唐想,喊声大姐就激动成这样,莫不是我太帅了吧!于是更加嚣张地喊:"大姐,我取钱!"忽然直听脑袋嗡的一声,小唐被银行保安一棍子贯倒在地。 在医院,警察问刚醒过来小唐,为什么要抢银行?小唐说我抢什么银行?那个银行的女同志指着病床上的小唐说:"混蛋,隔着玻璃就喊'打劫,我缺钱',不是抢劫难道是存款啊?" 小唐如今每天都要提醒我们一次:兄弟们!说好普通话,这样才安全!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life/29100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