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百科词条>b-2 简介

b-2 简介

2024-09-15 22:21:31 编辑:zane 浏览量:588

b-2 简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b-2 简介

B-2  研制国家:美国名称型号:B-2“幽灵”(Spirit)研制单位: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军用飞机系统部造 价:每架飞机约合6亿美元。最终加上研制费用,每架超过20亿美元。现 状:现役。目前共装备21架。  一、概述  B-2“幽灵”(Spirit)是美国空军重型隐形轰炸机,它能从美国本土或前沿基地起飞,在无需支援飞机护航的情况下、穿透敌复杂防空系统,攻击高价值、强防御、最急迫的目标。它是美国空军在21世纪的一支有效的威慑和作战力量。目前B-2只有B-2A型。  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军用飞机系统部是B-2轰炸机的主要承包商,负责飞机全部系统设计和合成。波音、休斯、通用电力公司也参与了飞机各类部件和训练设备的研制。  由于B-2的先进性、保密性和可维护性的缘故,加上产量少、通货膨胀,B-2的造价是昂贵的。1995年,根据美国空军与诺思罗普公司的合同规定,厂家以每年3架的生产速度制造出20架B-2A,每架飞机约合6亿美元。最终加上研制费用,购买一架B-2A的费用超过20亿美元。  B-2从1978年开始研制,首架飞机于1989年7月首飞,第1架B-2轰炸机“密苏里幽灵号”于1993年12月交付。美国空军目前共装备21架。  1、研发背景  研制B-2隐身轰炸机的构想始于1975年。当时美国国防部所属的先进计划局出笼了代号为“哈维”的项目,落实到空军,就派生出了XST(意思是实验,隐身,战斗)计划。在这一计划中美军工科研界首次提出了将隐身技术运用到飞机上的设想。富有型手研制军用飞机经验的洛克希德公司捷足先登,率先获得了军方的研制合同,并很快拿出两架全尺寸XST样机,初步证明了隐身技术应用在飞机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当时冷战仍酣,为能隐秘的突破苏联防空网,寻找并摧毁苏军的机动型洲际弹道核导弹发射架和其它重要战略目标,美国空军提出要制造一种新的战略轰炸机,强调突防能力,要求能够避开对空雷达探测,潜入敌方纵深,以80%的成功率完成任务。为此,空军拟制出了“军刀穿透者”计划,把隐身技术的应用列入了具体议事日程。由于洛克希德公司不久前提交的样机受到好评,空军将生产F-117A隐身战斗机的合同交给了这家公司。随着隐身战斗机的投产,美国国防部和国会要人也开始接受了“隐身轰炸机”这一概念,并于1977年正式批准了空军提出的研制这种飞机的申请报告。随后,美国空军把新型隐身轰炸机的研制项目正式定名为“先进技术轰炸机(ATB)”。这就是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最初名称。  2、研发历程  1980年9月美国空军要求洛克希德公司与诺斯罗普公司针对先进技术隐身轰炸机计划,就性能、成本、后勤支援、项目管理与保安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书。洛克希德的方案为SeniorPeg(老假腿人),诺期罗普公司为Senior lce(老钻石)。1981年10月20日,诺斯罗普公司获得竞争胜利,将代号改为老CJ,郑梁以纪念死于癌症的主管隐身飞机的美国空军副部长CJ·凯利。美国各大航空技术公司很快都投入到了隐身轰炸机计划中,波音公司负责钛合金的飞翼后中段、外机翼、燃油系统、武器发射系统和起落架。LTV公司负责飞翼中段,铝与钛合金结构及复合材料结构。通用电气公司专门改造的F119-GE-110涡轮风扇发动机。诺斯罗普公司负责制造前中段与驾驶舱及总装配。  80年代初,B-2经历了几次大的设计更改。1984年,对主翼设计进行了重大改动,因为空军不仅要求飞机能从高空突入,而且还要能超低空突防,从而带来了提高飞机升力、增强机械结构强度、进一步降低其雷达反射截面等一系列问题,上述拖延使飞机的设计历经数年才得以定型。  B-2的研制过程是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之后美国保密程度最高的军事科研工程。1982年4月8日诺斯罗普公司购置了洛杉矶郊区的毕柯莱佛拉地区的一座闲置厂房,并将其改装成保密工厂。军队与保安人员24小时进行监控。为防止苏联潜艇潜入加利福尼亚近海监听计算喊租运机软件系统发出的电磁辐射,毕柯莱佛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终端装置所在的房间,都采用了特制金属板进行电磁屏蔽。每台计算机都装有特制的罩套,未经批准的人员无法看到荧幕。关键岗位上的工人全部进行测谎试验,严防间谍与吸毒者。只有少数高级管理人员知道计划的细节,且监控更加严格。参与计划的诺斯罗普公司的一位副总裁的加拿大籍夫人被迫入籍美国。在远离厂区的地区注册了假公司,用于交接从转包商运来的部件。这些部件在深夜用无标记的卡车转运到毕柯莱佛拉。空军官员访问毕柯莱佛拉一律要换穿便服。更甚的是偌大的国会中只有8名议员知道此事。  外界首次得知B-2是在1988年4月20日,美国空军首次展示了一幅B-2飞机的不准确的手绘彩图,世界为之一震。同年11月22日,编号为AV-1的B-2原型机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时成为美国公众争相一睹的怪物。这期间,B-2原型机经历了军方进行的多次秘密试飞和严格检验,生产厂家不得不根据空军方面提出的种种意见和各种苛刻要求不断进行设计修改。83年研制计划的修改使B-2由高空突防变为低空突防轰炸机。1987年1月起,在KC-135上安装B-2的电子设备进行试飞。据计划6架B-2被指定用于研究发展的试验试飞,将进行3600小时的试飞。除第二架试验机外,剩余5架在完成试飞计划后将被改装成标准型进入服役。另外还制造了两架用于静力试验的机体。首架原型机1988年11月出厂,1989年7月首次进行了2小时20分的试飞。首架原型机主要进行气动及适航试飞;第二架原型机主要进行载荷试飞及扩大包线试飞,该机没有标准的隐身构形;第三、第四架原型机装有全套电子设备,主要进行电子设备、隐身及武器试飞;第五、第六架主要进行武器和实际服役试飞。在历时整整5年之后,1993年12月美国空军终于接收了第一架作战型的B-2A型飞机。1997年4月2日,首批6架B-2A隐身轰炸机正式服役。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tips/11848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