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百科词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描写的是什么名胜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描写的是什么名胜

2024-09-27 07:14:51 编辑:zane 浏览量:623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描写的是什么名胜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洞庭湖。

出自唐代刘禹锡《望洞庭》,原文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好携猜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

3、两:指湖光和秋月。

4、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隐则映。

5、潭面:指湖面。

6、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此句意思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7、山水翠:一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8、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

9、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描写的是什么名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赏析: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友型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洞庭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tips/13484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