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聚头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冤家”一词最早出自唐张祉《朝野佥载》“此子与冤家同年生”。其最初含义是指仇乱。但在唐诗词、曲赋、戏曲、明清小说中“冤家”逐步演变成了对情人的称呼,用来称“似恨而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又舍不得的人”。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即指有爱慕恋情的男女。关于冤家一词含意的权威解释,应首推宋代蒋津。他在《苇航纪谈》曾有这样精彩的记述:“作者名流多用冤家为事,初未知何神扮告等语,亦不知所云。后阅《烟花记》有云:冤家之说有六。情深意浓,彼此牵系,宁有死耳,不怀异心,所谓冤家者一。两情相系,阻隔万端,心想魂飞,寝食俱废,所谓冤家者二。长亭短亭,临歧分袂,黯然销魂,悲泣良苦,所谓冤缺友家者三。山遥水远,鱼雁无凭,梦寐相思,柔肠寸断,所谓冤家者四。怜新弃旧,孤思负义,恨切惆怅,怨深刻骨,所谓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角易悲伤,抱恨成疾,迨与俱逝,所谓冤家者六。此语虽鄙俚,亦余之乐游明闻耳。”这六重含义,无不传达了男女之间那种又爱又恨、又疼又怨、缠绵悱恻的复杂情感,实际上都是指男女之间卿卿我我的爱情关系。 唐代无名氏《醉公子》诗曰:“门外狗儿吠,知是俏郎至,划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黄庭坚《昼夜乐》词曰:“其奈冤家无定据,约云朝又还雨暮。”宋代王之道《惜奴娇》词曰:“从前事不堪回顾,怎奈冤家,抵死牵肠割肚。”都是想念心爱的人,情深意切。元杂剧《西厢记》中张生称崔莺莺是“稔色人儿,可意冤家”。明代《玉谷调簧·女自抬》中有:“吃交杯红了脸,俏冤家抱去。”清代《白雪遗音·马头调·人人劝我》说:“我爱冤家,冷石头暖的热了放不下,常言道,人生恩爱原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