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百科词条>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2024-11-01 22:27:11 编辑:zane 浏览量:589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在于:

1、在宗教学说体系上:

小乘基本上保持了释迦牟尼的遗教,着重伦理教诲,只以佛陀为导师而不是神,不拜偶像 ;大乘则接受了外道思想,修正了释迦牟尼的学说,以佛为神并有不同的化身和无边的法力,宣扬神异,造出各种偶像加以崇拜 。

2、在修道途径上:

小乘主张众生自救,人人都能经过扒毕李修道而进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大乘则主张不仅要自渡,还要兼渡他人,认为只要虔诚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为佛)。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3、在哲学理论上:

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否定主观的真实性,但不彻底否认客观存在 ;大乘主张“法我皆空”,不仅否定了主观的真实性,也否定客观的真实性,是彻底的唯心主义。

4、要超脱生死轮回:

小乘认为必须自己切实修行,甚至要出家过乞讨度数磨日的生活;而大乘主张信徒可以作为居士,照常过家庭生活、经营、布施,便可修功德,甚至只要诚心念佛,就可以超脱轮回。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扩展资料:

“大乘”是梵文“摩诃衍那”的意译。“摩诃”是“大”的意思,“衍那”是“乘载”(如车、船)或“道路”的意思。

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成就佛果。主要经典有《般若经》、《维摩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

大乘佛教在印度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一、初期,约一世纪至五世纪,以宣扬“假有性空”的理论为主,逐步形成由龙树、提婆创始的中观学派。

二、中期,约五世纪至六世纪,以阐发“万法唯识”的佛经为主,从而形成由无著、世亲开创的瑜伽行派。

三、后期,约七世纪至是十三世纪,义学日益衰微,密教起而代之,以至在印度本土绝迹。从印度传出的大乘佛教,主要流传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属于北传佛教。

“小乘”是梵文“希那衍那”的意译。

大乘佛教兴起后,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后学术界沿用这一名词,不再含褒贬之义。

主要经典有《阿含经》等。小乘佛教也曾在中国流行过,春迟到了隋唐逐渐衰落。现在小乘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属于南传佛教。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tips/18604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