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有哪些发明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爱因斯坦并没昌迟备有发明原子弹,但原子弹的发明与爱因斯坦有一定的关系。
图: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首先,原子弹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²
其中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
这个公式深刻的说明了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它们能够相互转换。如果一千克的物质完全转换成能量,差不多能够释放出相当于2.15亿吨TNT爆炸释放出的威力。
图:原子弹爆炸
图:核裂变
图:原子弹原理图
其次,美国原子弹的研发计划“曼哈顿工程”的启动也与爱因斯坦有关。二战爆发后,一些科学家为了防止纳粹德国首先拥有核武器,起草了一封建议美国政府开展原子弹研究旦游的建议信,爱因斯坦在上面签了名。信件最后呈送给了美国当时的总统罗斯福。罗斯福支持了这一计划。这封信史称“爱因斯坦—西拉德信”。
关于这件事,爱因斯坦是这么说的:
“关于原子弹和罗斯福,我所做的仅仅是:鉴于希特勒可能首先拥有原子弹的危险,我签署了一封由西拉德起草给总统的信。”
他本人并没有参与原子弹的研发,领导曼哈顿计划的是奥本海默。费米等人也参加了原子弹的研究。
爱因斯坦本人对他在这封信上签名十分后悔,这与他的和平主义立场是违背。晚年一直在为消灭这种能够毁灭人类的武器奔走。他说了一句著耐毁名的话: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用什么武器,但是我可以肯定,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使用的武器将会是木棒和石头。”
原子弹的使用大大加快了二战结束的步伐,让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一亿玉碎”的计划落空,间接的减少了上百万人的死亡。2005年,有人采访广岛原子弹的投放者之一的保罗.迪贝滋,已是九十岁老人的保罗.迪贝滋对此并不感到后悔,他说到:“我们这些人也有感情,但你得把这些情感置于一个大背景中。我知道那会造成很多人死亡,但为尽快结束杀戮,这(轰炸)是我能做到的最好的事。这个想法成为我的动力来源。”
图:保罗.迪贝滋
事实上,核武器间接的制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于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对冷战中的美苏双方的吓阻作用,冷战始终没有变成热战。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时拥有了核武器后,就再也没有爆发全面战争了。故此,核弹的真正名称应该是“和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