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后代过得怎样?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鲁迅先生的大名恐怕早已经是家喻户晓,多次出现在课本里的这位文学家的一生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想着一探究竟。同时也有人好奇,这位伟大的文学斗士的后代,如今过得怎么样呢?是继承了鲁迅的衣钵,成为新一代的文学家,还是在其他领域有所成就,抑或是已经泯然众人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鲁迅先生的后代们的故事。
两场婚姻,一个儿子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生活在一个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年代,而在这一时期,“包办婚姻”依旧是时代的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母亲,在没有征求鲁迅同意的前提下,私自帮鲁迅定下来婚约。1906年身在日本求学的鲁迅收到一条急电,上面说自己的母亲病危,让身在日本的鲁迅速速回国。
心急如焚的鲁迅买了最近的船票火急火燎地赶回家,而等待他的是健健康康的母亲和一场自己毫不知情的婚礼。这对于思想激进的他而言是不可接受的。而眼前这位名叫朱安的姑娘,正是鲁迅不屑一顾的旧式封建礼仪下的女子。
鲁迅应付完这场让自己深恶痛疾的婚礼,匆匆完婚的他抛下自己的新婚妻子就离开了。而新婚的朱安,就这样在绍兴老家独守空房,帮鲁迅料理家事,照顾鲁迅的母亲。直到1947年朱安去世,也没有等来鲁迅的认可。
另外一位鲁迅相爱的被后人视为鲁迅第二任妻子的,就是大家熟知的许广平。许广平与鲁迅的爱情,在民国时期也被传得沸沸扬扬。许广平是鲁迅门下的一位学生,聪明伶俐的她思想先进,爱好学习。
同时许广平十旁拦分仰慕鲁迅这样一位敢爱敢恨,深明大义,英勇无畏的老师,她经常和鲁迅书信往来,探讨文学和人生。而鲁迅也十分喜欢这位积极自由的学生。
两人情投意合,很快便坠入爱河。许广平自此也常伴鲁迅左右,陪鲁迅度过了漫长的人生岁月。两人还生下了唯一的一个儿子,取名为周海婴。
周海婴的故事
作为鲁迅的儿子,周海婴自然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而周海婴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父亲书鲁迅而觉得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反而是更加勤勉努力的学习,考入了北京大学。
周海婴没有像别人想象的那样继承父亲的衣钵,从事文学道路,而是选择进入物理系潜心研究无线电相关的的专业,毕业后周海婴留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在工作期间,周海婴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将自己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国家广播电视的发展事业上去,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最终担任起了副部级干部的职位。
值得一提的是周海婴的婚姻生活,与要是跟他的爸爸鲁迅相比,可真是一帆风顺了。周海婴从小便与邻居家的孩子马新云相识,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而段感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直十分稳定并最终走向了幸福的结局。周海婴与马新云结婚,生下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长孙周令飞与孙辈周璟馨
周海婴的几个孩子中,第二个儿子名叫周亦斐,在一家私人企业上班;第三个儿子名叫周令一,成年之后拿起来自己从小便十分热衷的相机,开始了摄影方面的事业;而唯一的女儿周宁则认识了一位来自日本的丈夫,并移居了自己爷爷曾经生活过的日本。
当然,在周海婴的几个孩子中,最为人氏瞎所耳熟能详的恐怕是长子周令飞。兴许是受在广电局工作的周海婴的影响,周令飞自小便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在上小学期间,他便背着周海婴与马新云,偷偷跑去报考了解放军艺术学院。
高中毕业后,周海婴参加了军队并成为了一名军队摄影记者。后来周海婴从部队转业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在那里一直工作到1980年。1980年国家放开自费出国留学,为了学习更多专业的知识曾经前往日本求学,苦心研究影视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回国后他在中国台湾开启了自己的媒体事业,并在台湾娶妻生子。
而周令飞的女儿周璟馨也是一位名人。早年看过台湾电视台的观众们应该都能从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里看到她的身影。而如今周璟馨也已经退出了娱乐圈,在一家不动产顾问公司里工作。
侄孙许绍雄演技精湛的明星
提起许绍雄我想大家就更不陌生了。老戏骨许绍雄是鲁迅的第二位妻子许广平的侄孙。许绍雄1948年出生在中国香港,与鲁迅相比,命运更加眷顾许绍雄一些。
他家境优裕,其父亲是一位玉石店的老板。中学毕业的许绍雄,在父亲的玉石店里干起了自己的第一份职业。不过心存梦想的他向往着更独特的事业。许绍雄参加了无线电视艺员的培训并在香港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而常常出演喜剧的他也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欢声笑语。
许绍雄饰演的虽然多为配角,但是他凭借着炉火纯青的演技,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在很多电影中都盖过了主运核胡角的风头。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使徒行者》中的覃欢喜、《澳门风云》中的奔驰哥、《搞定岳父大人》中的苏伯虎、《第七谎言》中的包租公等等,都彰显着许绍雄作为老戏骨所展现的精湛表演技能。
其实,网上很多人曾经指出鲁迅的后代竟然没有一位从事文学创作,似乎有些令人唏嘘。不过,将鲁迅的光环强加于其后人,才是真正不合理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
而鲁迅在遗言中也告诫孩子“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所以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只要认真做实事,不做“空头”之事,便足以成为鲁迅笔下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想这比借助“鲁迅后人”的名义大肆宣传,行“空头”之事,哗众取宠的行为要高尚的多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