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哪个方面的标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衡是指物体轻重方面的标准。
很早以来,铢、两、斤、钧、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单位。但古时对重量单位的说法复杂不一。自《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开始统一起来,一直持拆拿续到唐代。其进位方法是: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自唐代起开始把“钱”当作重量单位,并且规定十钱为一两。自宋代开始定为钱的十退小单位。宋代权衡的改制废弃了铢、絫、黍等名称,其重量单行指位名称自大到小依次为石、钧、斤、两、钱、分、厘、毫、丝、忽。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
扩展资料:
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根据《史记·夏本纪》中记载,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
距今5000年前的大地湾仰韶晚期房F901中出土的量器,它们都是我国最早“度、量、衡”器的实物佐证;并将我国度量衡实物史提前了二三千年。同时,这些度量衡具的发现也为研究我国古代分配制度、度量衡史以及十进制的起源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行同伦旅带搭、一法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