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的产生原因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产生原因:
1、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无助感与失尊感均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无数昌闷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在厌学群体中,此类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
2、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习得性无助"是一渐变过程睁含,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强化了这一趋势。
3、不正确的归因,"习得性无助"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一个人的归因方式。当他认为造成他学业、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时候,就容易感到内疚、沮丧和自卑。
扩展资料
矫正策略:
1、充分理解习得性无助的成分。
2、帮助学生发现根本的信仰,以及引起他们自我挫折不足的歪曲知觉。
3、教给学生改变、驳斥歪曲信仰的方法,减少认知、情感、动机的亏空。
分析原因发现关键是学生是否认为失败与能力或努力相关。习得性无助学生认为失败是永久的(能力而不是努力),弥漫的(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以及个人化的。习得性无助的重要的矫治策略是元认知耐早弯、问题解决、示范、自我谈话、自我控制、自我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习得性无助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tips/24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