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甲醛含量国家标准是多少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甲醛国家标准:
<=0.08mg/m3(《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0.1mg/m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一、甲醛
甲醛,化学式HCHO或CH₂O,式量30.03,又称蚁醛。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气体相对密度1.067(空气=1),液体密度0.815g/cm³(-20℃)。熔点-92℃,沸点-19.5℃。易溶于水和乙醇。水溶液的浓度最高可达55%,通常是40%,称做甲醛水,俗称福尔马林(formalin),是有刺激气味的无色液体。
有强还原作用,特别是在碱性溶液中。能燃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7%-73%(体积)。着火温度约300℃。
甲醛可由甲醇在银、铜等金属催化下脱氢或氧化制得,也可由烃类氧化产物分出。用作农药和消毒剂,制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维纶、乌洛托品、季戊四醇和染料等的原料。
工业品甲醛溶液一般含37%甲醛和15%甲醇,作阻聚剂,沸点101℃。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甲醛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二、甲醛的危害
有关资料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高5~10倍,室内空气污染物多达500多种。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因,而甲醛则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方面。
1、甲醛对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刺激作用: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b、致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c、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d、突出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忆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竖吵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2、残留与蓄积:
资料记载,工业企业区土壤中吸附的甲醛含量可达180~720mg/kg干土。土壤的污染可导致地下水污染,水中甲醛含量可以比表层土高出10~20倍。
甲醛在环境中颇稳定,当水中甲醛浓度为5mg/L时(20℃),观察结果表明,5天内可以保持恒定。水中甲醛浓度为<20mg/L时,可以被曝气池中经驯化的微生物降解消化。而含量为100mg/L时,能抑制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当水中甲醛含量为500mg/L时,生物耗氧过程全部中止,水中微生物被杀死。
三、甲醛的国家标准
<=0.08mg/m3(《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0.1mg/m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四、甲醛的去除方法
1、通风法
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此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冬天,人们常常紧闭门窗,室内外空气不能流通,不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会增加,氡气也会不断积累,甚至达到很高的浓度。
优点:效果好,无成本缺点:时间长,一般要三年以上甲醛才可以去除。
2、物理吸附
甲醛分子的大小在0.27纳米左右,在造孔时通过复杂技术手段将孔径集中在0.27纳米左右 ,这样适合甲醛分子大小的孔径不仅可以选择性的优先吸附甲醛,而且有助于更好的锁定甲醛分子,有效的避免了吸附后再释放,同时其表面是呈极性,对于作为极性分子的甲醛,其具有主动吸附的作用,彻底改变了活性炭及其他吸附型产品的被动吸附的技术弊端。
3、负离子法
据研究和使用证明:高老庄石膏灯有一种天然的负离子春纤轿散播功能,可以有效吸收室内甲醛等有害气体,清除其他石质的负能量,净化环境能量。
负离子可以有扒肆效清除室内甲醛等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空气。经实验证实:小粒径负离子清除甲醛的有效率达73.33%以上,长期使用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