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百科词条>“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出自哪里

“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出自哪里

2024-12-26 18:49:19 编辑:zane 浏览量:584

“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出自哪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出自哪里

1、出自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乱坏毁改而不修”。 

2、表示学习要循序渐进。

3、《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思想的高度概括。

4、《礼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由西汉戴圣编纂。汉代的郑玄对《礼记·学记》的解释是:“《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

出自《礼记侍段 学记》。这两句是分开的。

学不躐等: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不凌节而施之谓孙:大学之纤谈判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tips/248880.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