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百科词条>申不害变法的主要内容?

申不害变法的主要内容?

2024-12-30 10:09:00 编辑:zane 浏览量:522

申不害变法的主要内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申不害变法的主要内容?

1、变法内容:申不害主张以法治国,实行进一步改革,并汲取道家"君人南面之术"加以改造,提出了一整套"修术行道","内修政教"的"术"治方略。 申不害在韩国变法改革,第一步就是整顿吏治,加强君主集权统治。在韩昭侯的支持下,首先向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开刀。果断收回其特权,推毁其城堡,清理其府库财富充盈国库,这不但稳固了韩国的政治局面,而且使韩国实力大增。与此同时,大行"术"治,整顿官吏队伍,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随后,他又向韩昭侯建议整肃军兵,并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申不害为富国强兵,还十分重视土地问题。他说:"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土,食之本也。(《太平御览》引)又说:"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而俱王态激天下,何也?必当国富而粟多也。"(《申子"大体编》)因而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同时,他还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所以战国时代,韩国冶铸业是比较发达的。当时就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战国策"韩策一》)的说法。2、评价: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以"术"为主的法制,经过15年改革,加强了君主集权,使韩国"国治兵强",政治局面比较稳定,国力也有所增强。但实行这种政策也产生了另一个后果,即"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术"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君主本人比较正确,有能力,国家就会比较兴旺;相反,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老百姓就会遭殃。正因为申不害与韩昭侯用"术"有余,定法不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韩国的问题。韩昭侯一死,韩国很快又衰落了,因此申不害变法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但申不害重"术"的法制思想却为历代封建帝王加强君主集权提供昌兆了理论和经验,也为一些人搞阴谋诡计开了先河。3、申不害(公元前385-前337,另有资料认为在前420年-前337年),亦称申子,郑韩时期人物(今河南新郑)人。战国时期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思想家。以"术"著称,著有《申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耐闭租韩国灭掉郑国后,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在韩国主持改革,他在韩为相19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法"治、"术"治,使韩国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国内政局得到稳定,贵族特权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渐趋富裕,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十五年间便使韩国强盛起来。公元前337年,申不害卒于韩都(今新郑)。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tips/250626.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