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儿子求冥婚为何被拒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曹冲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最喜爱的小儿子曹冲死了。曹冲之死是一个迷,曹操有一次更是对曹丕等人说:“仓舒死了,我很难过,可是确实你们的幸事啊。”隐隐然曹操有指责曹丕毒害曹冲的意思。曹操非常喜爱这个儿子,可是曹冲十三岁就去世,还没有结婚呢。于是曹操就想给曹冲举办一场冥婚。 曹樱裂操的理想对象是司空掾邴原。邴原是汉末大儒,年轻时就和管宁齐名,在辽东生活的时候,每年主动来到邴原身边向邴原求学的有几百户人家,因为名气太大了,当时担任司空的曹操就聘请邴原担任自己的主要属官。曹操和邴原关系不错,平常邴原也非常敬重曹操。恰好邴原的小女儿此时也夭折了,于是曹操就主动向邴原求亲。 可是,邴原却拒绝了曹操。邴原说:“嫁殇,非礼也。”确实,虽然说中国从古以来,在民间一直就有着冥婚的风俗,可是从儒家的角度看,一直禁止冥婚。《周礼·地官·媒氏》云:“禁迁葬者与嫁殇者。”郑玄注:迁葬,谓生时非夫妇,死既葬,迁之使相从也。殇,十九以下未嫁而死者。生不以礼相接,死而合之,是也乱人伦者也。汉代大儒解释说,反对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男女双方活着的时裤态候并非夫妻,死了之后已经下葬了,却因为冥婚要再次迁葬,这是不允许的。一个是男女双方都没有年满十九岁,没成年,在世的时候不能以礼相待,人都死了却要合葬,是乱伦的丑事啊。 可是,曹操本就是个不拘泥于礼法的人,年轻时候的曹操就会抢人家新娘,把头浸在酒缸里,邴原要说服曹操,但靠礼的约束是说服不了曹操的。 于是邴原又胡颂源强调:“我邴原之所以能够为您效劳,你也之所以能够让我帮忙,不就是因为我能够严守古代的礼法经典而不轻易改变吗?如果我听从你的命令,那我就是一个平庸的人,你这样做还有什么意思呢?” 邴原这个人和孔融不同。孔融有才,但看不起曹操,更不懂得做事留有余地,最后被曹操杀死。邴原做事情有原则,但是说话又能够入情入理,一方面说明自己的苦衷,一方面又为曹操着想。确实,儒生以礼法为立身准则,而邴原更是名重天下的大儒,正是因为邴原的才学,曹操才聘请邴原辅佐自己。邴原告诉曹操,自己不会因为是司空大人的命令而改变自己的节操,但话却说的相当委婉,让曹操无法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