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百科词条>南京大屠杀纪念碑给我们什么启示

南京大屠杀纪念碑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5-01-31 17:17:55 编辑:zane 浏览量:565

南京大屠杀纪念碑给我们什么启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南京大屠杀纪念碑给我们什么启示

历史追溯到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开始占领南京,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南京大屠杀惨剧。期间通过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手段,进行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30多万城民遭受屠戮。 时间经过71年的流逝,转眼到了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已经整整过去71年。今年上午10时南京城里鸣响了阵阵防空警报扰迟声。想想71年前的今天这声音无疑是种夺人心魄的魔音。南京那个时刻正是腥风血雨,凄惨恐怖,风声鹤唳,日本人用烧、杀、抢、掠、淫等种种凶残的暴行将繁华的六朝古都沦为一座毫无生息的死城,南京的民众无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地狱之中。据调查统计,被日军集体屠杀的达19万人以上,零散屠杀的达15万多人,总计被害人数达30万人以上。而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安定的和平社会,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世界里。每到这个特殊时刻,国人都有着耻辱般的伤感,带着愤怒的情绪开展各类纪念活动。每年纪念,每年反思,每年责问,今天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处理这段历史?难道仅仅是每到纪念时刻由官方组织各方面参与活动一番?在报刊杂志上写文章发泄一通?或者再多建设几个纪念碑、雕塑和纪念馆?我想,这都是不甚重要的。南京大屠杀有其斗并显著特点,反思这场战争也有其特殊意义。它是日本攻入我国国都的暴行,也是侵华战争中实施的手段之恶劣、屠城人数之众多的反人类行径,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国人的伤害要远远比侵占上海和东北三省更恶劣,他是一个城市的悲剧,是一个国家的耻辱,是一个民族的不堪回首的记忆。我们面对此段历史,仅仅表现出一定的愤怒、震撼和痛苦是远远不够的。和上次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一样,我们也听到异样的声音,看到另类的文字。有些人对纪念不是漠不关心,就是莫名其妙的担心,认为不应该如此大场面地排日抗日,说举办纪念活动是为了仇恨和宣泄,是为了树立假想敌和煽动悲情意识,呼吁要面向将来,不要记住仇恨。甚至有人说,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主流世界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中日之间的历史恩怨上,整个人类无法从那场历史悲剧里得到震撼、启示和反思。如果我们依然沉湎于民族情感的宣泄里,而不是从人性的立场、人类的高度来思考那场浩劫,即使再过一百年,南京大屠杀也只是中国人的独角戏,整个世界将继续旁观。而对于我们来说,整整几代人过去,中国的年轻人比他们的父辈们更加仇视日本,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对于这些奇异观点和担心,我不明白的是不记住仇恨,如何能进行真切的悼念。我们要永远记住: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我们是否能放下仇恨消除心魔,我们是否能与日本冰释前嫌,关键取决于日本的态度。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看看德国的言行。为什么德国的纳粹暴行,现在世界人民何以能原谅?我们为什么不会对他们担心和戒备呢?那是因为关键是德国能与世界一起沉痛的反思这场反人类的丧心病狂的战争。1949年12月7日,联邦德国第一位总统特奥多尔•豪斯在一次(禁用词)上谈到纳粹对犹太人的罪行时说:“这段历史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全体德国人的耻辱。”1970年12月,当时联邦德国的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在华沙的一尊纪念碑前屈膝下跪,以表忏悔或认罪。1985年5月8日,联邦总统魏茨泽克在二战结束4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说:“我们德国人醒悟到,历史问题是无法超越的,是难以洗刷掉的,也是不能回避的。无论我们大家有罪与否,也无论我们是老是少,都不得不接受历史,我们大家都受到历史后果的牵连,都要对历史承担责任。”1994年8月1日,统一后的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波兰纪念反法西斯起义纪念大会上,再次向波兰人民谢罪。1995年6月,统一东西德的历史大功臣科尔总理在访问以色列时,再次跪在以色列的二战犹太死难者纪缓销李念碑前。1998年11月,赫尔佐克在纪念犹太人惨遭纳粹屠杀和迫害的大会上指出:60年前,对犹太人的屠杀是德国历史上最恶劣、最无耻的事件,国家本身成了有组织犯罪的凶手。德国人不仅下跪忏悔,而且给予物质赔偿。从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开始至今,德国已向以色列、波兰、法国、希腊、俄罗斯等支付了711亿马克二战赔款。1994年德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凡喊纳粹口号、打纳粹旗帜和佩戴纳粹标志均属违法,都要给予刑事处罚。德国在战争罪责问题上坦诚和自觉的反省态度,赢得了世人的理解和信任。可以说,“清算过去”、“永远不再由德国发动战争”,是德国战后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阶层的共识。目前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德国的主流社会、朝野主要政党,特别是政府政要,在对待战争罪责的立场和态度上始终如一,那就是敢于正面对待历史。目前德国国内不是没有纳粹意识抬头,但是正义力量始终占有绝对的优势。反观日本对战争责任的冥顽不化态度,与德国简直是天壤之别!1972年日本田中角荣首相访华时,称“过去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麻烦”,当场遭周恩来总理指责。目前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仍将日本侵略亚洲写成“进入”亚洲,是“圣战”,称朝鲜、中国的慰安妇是“自愿献身”,把对中国的血腥洗劫写成“日本军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和中国军人打仗”,把太平洋战争结束写成“大东亚圣战终战”。 1957年战犯岸信介竟然出任日本政府首相。1975年日本首相三木武夫首次以私人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1978年福田纠夫首次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参拜了靖国神社。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康弘首次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率领18名内阁成员和172名国会议员正式参拜了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并说:“对于那些为国捐躯的人,国家应有个感谢的场所,这是天经地义的,否则还有谁来为国家奉献生命呢?” 1996年7月29日,内阁总理大臣桥本龙太郎再次率领6名内阁成员和80多名国会议员正式参拜了靖国神社。2000年8月13日,小泉纯一郎以内阁总理大臣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去年安倍晋三这位日本前首相曾公开拒绝对日本军队在二战中强征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作出道歉,并对日本政府的立场进行狡辩,引发韩国、菲律宾等国一群当年的慰安妇上街示威。别的不要再罗列证据,看看上面的德国和日本对待罪行的态度,我们发现,德国已经实现从魔到人的转变,而日本还停留在妖魔的世界里,他们还在做着有朝一日卷土重来掌控世界的美梦。要知道日本虽然也有正义之士,但是这股力量远远低于右翼以及支持战争的狂热势力,这也是最让人担心的地方。日本如此死不悔改,拒绝道歉,我们凭什么不记住仇恨!凭什么饶恕他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面临一场异国侵略暴行而不能从心灵深入痛切反省,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不能认清前方的道路,而总是一味幻想对方道歉和认错,那他的任何纪念活动都是徒劳无益的!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tips/26612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