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经常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出自什么地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两句话出自清朝秀才李毓秀的《弟子规》,意思是说:父母说的必须恭敬地听从,父母批评的必须无条件顺从。
此话看上去体现了对百姓遵守孝道的要求,实则是两句洗脑文,让人彻底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做父母的也是一样,有的父母为人宽厚、乐于助人,有的父母小肚鸡肠、偷鸡摸狗。如果每个孩子都无脑听父母的,那这个社会还是一片混乱,善人的孩子还是善人,恶人的孩子还是恶人,社会整体并不会形成向善的趋势。
并不是每一本古书都是值得学习的传统文化,而《弟子规》这种书则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分析书的作者和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判断一本书的好坏。
作者毕橘悉李毓秀,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科举没考中,是个秀才。落榜之手乎后的他在家教书,后来却接到了孝庄皇后发来的懿旨,让他为朝廷效命,并非因为他的才能,而是因为他家是满族正白旗。
李毓秀精通儒家理论,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教化百姓而写成了三言韵文《训蒙文》,后来改名《弟子规》。
乾隆统治时期,为了固化百姓思想,让百姓认可他的统治,开始实行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和西方的来往,他认为这样可以让百姓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可以遏制反清复明的浪潮。
清朝统治时期,从顺治到乾隆共四朝,政府大兴文字狱维护自己的统治,只要在文字中怀疑有讥讽统治者的内容就可以下狱,这个政策在乾隆闭关锁国时期达到顶峰,绝大多数入狱者都是被冤杀的。这一百四十年间,文字狱的数量、规模、花样、残忍程度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
那些爱看康熙乾隆微服私访记的人赶快醒醒。
《弟子规》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诞生的,一个备受清朝政府推崇的满洲正白旗兼儒家学者在闭关锁国大兴文字狱的情况下写了一本教化百姓的书。屁股决定脑袋,这本书的作用是什么用脚后跟都可以想得出来。
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请远离《弟子规伍拆》。
文化瑰宝千千万,不要选择吃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