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时节家家雨”,为何非得用“黄梅时节”?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这句出自南宋 赵师秀的《约客》原文为: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翻译过来是:黄梅时节,家家户户都被裹在蒙蒙雨雾中,长满青草的池桥手塘一带,到处是一片蛙声。夜已过半,约好的客人还不见到来,只得对着棋盘独自推敲,不知不觉间灯花都落了 前二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处处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状此种情致,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曲包。生活中,我们和朋友相约,如果久候不至,难免会显得烦躁,这似乎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但是,在赵师秀笔下,这种待友久不至的情况,却写得别有韵味,令人一读之下,再难忘记。
这里的“黄梅”并非是一种植物,而是代指特定的时间,也就是“梅子黄腊消饥熟”之时。所以“黄梅时节”指的是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也就是春夏之交,大约在农历的五月份,也就是今天纪年的六月中下旬。 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其天气深受季风的影响。也因为夏季风不稳定的因素。在平时正常年份下,长江中下游6月份进入梅雨季节,阴雨连绵,于是就有了黄梅时节家家雨的说法 。
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池塘水涨,蛙声不断,描写的乡村景色是那么清新恬静、和谐美妙。而“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这里并不是因写景而指景,而是于景中寄寓了他独自期客的复杂思想感情。“家家雨”既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也表现乡村之景的清新静谧,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轮返的客观原因,含蓄的流露出诗人对绵绵梅雨这种阴雨天气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