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百科>百科词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025-04-01 03:26:48 编辑:zane 浏览量:514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

此句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以“晴”寓“情”,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

出自唐代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原文为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大禅。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信敬)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年)夏在夔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作于另九首之后,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题,故又题为《竹枝词二首》。

主旨赏析:

第一首是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它描写滚坦尘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

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枝词二首

版权声明:文章由 好百科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haobaik.com/tips/29888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