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时候设立澎湖巡检司?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澎湖巡检司。元世祖曾派员到台湾宣抚,并在澎湖设澎湖巡检司, 隶属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虽然没有直接将台湾岛并入其内,却是中国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这一机构原本设于澎湖岛,负责管理台澎地区事务。击败元朝取得中国政权的明朝仍依循前例于澎湖设置该官署。到了明代,由于倭寇出没,台澎地处海隅,明政府遂采取坚壁清野政策,1384年因为实施封海政策,予以废除。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明朝复设澎湖寨巡检司。此官署直至1622年,荷兰占领澎湖,1624年通过澎湖之战明朝收复澎湖。扩展材料:巡检司是中国元明清时期县级衙门底下的基层组织。该组织于元朝首创时,通常为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除了无行政裁量权之外,也没有常设主官管,而且没有什么军事力量。明朝依其例沿用,不过佐以行政权力。巡检职位很低,只有九品,主要负责巡逻和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澎湖巡检司的出现,说明元朝政府已经在这个地区设置了行政管理机构。宋元两朝在澎湖群岛驻兵建置,说明早在12、13世纪,澎湖群岛就已经纳入中国版图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台湾中国政府最早正式在台湾设置行政机构是在什么时候?公元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万户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和珍部员外郎阮监到台湾“宣抚”。公元1335年(后至元一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中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 宋元时代,我国政府已在台湾设立正式行政机构,隶属于福建省管辖。清朝前期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历史上的台湾: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时叫夷洲),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录。隋唐时称台湾为琉球,隋朝时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省晋江县管辖,并派兵驻守。元明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1624年,荷兰、西班牙殖民者相继入侵台湾;1642年,荷兰排挤西班牙独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朝进兵台湾,郑氏投降。1684置台湾府,1885年独立设省。甲午战争中,清朝战败,被迫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3年《开罗宣言》宣布:战后将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中国收回台湾。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希望被,谢谢)元朝设立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元朝设立管辖台湾的机构是澎湖巡检司。澎湖巡检司(澎湖寨巡检司),元明时期设置于澎湖群岛的官署。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设置,隶属于元朝福建行省泉州府,主官为澎湖巡检。明初循之。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因为实施海禁政策而废除澎湖巡检司。1563年,考量到沿海治安等因素,复设。1622年,荷兰人占领澎湖。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扩展资料设置澎湖巡检司过程公元1280―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要求日本镰仓幕府朝贡,因被拒绝,于是出兵征讨日本,途经琉球(台湾)和澎湖。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海船副万户杨祥请求带兵6000人前往流求招降,如其不服就发兵攻击,朝廷从其请。当时有从小生长福建沿海、熟知海道利病的吴志斗主张先从澎湖发船往谕,了解水势地利,然后发兵。当年10月,拦顷元政府命杨祥为宣抚使,给金符,吴志斗为礼部员外郎简侍陆、阮鉴为兵部员外谈棚郎,给银符,往使流求,这是元朝当局经营流求的开始。第二年,他们从汀路尾澳起航,船行不久,望见一个低而长的岛屿,杨祥以为已到流求,率众船停靠岛边,命令刘闰带领200余人分乘11艘小船上岸。岛上的人听不懂他们的话,引起争执,元军被杀 3人,不得不撤到船上,继续航行,抵达澎湖。第二天,因吴志斗失踪,只好返航,招渝流求的任务没有完成。过了5年,成宗元贞三年(1297年),元朝政府改福建省为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并由福州“徒治泉州,以图流求”。同年九月,福建平章政事高兴派省都镇抚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二人率军再次赴流求招谕。这七八年是元朝积极经营台湾的时期。大约就在这个时期,为了便于对流求的管理。在1292―1294年元政府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隶属于晋江县、巡检职位很低,只有九品,主要负责巡逻和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澎湖巡检司的出现,说明元朝政府已经在这个地区设置了行政管理机构。宋元两朝在澎湖群岛驻兵建置,说明早在12、13世纪,澎湖群岛就已经纳入中国版图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澎湖巡检司我国古代最早在台湾设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